信仰小知識一百一十一 「撒種之後:接觸真理後的四種心態」

張貼者:2013年11月8日 晚上11:13未知的使用者
信仰小知識一百一十一  「撒種之後:接觸真理後的四種心態」 By陳志聰傳道
    曾有國外牧者說到,基督徒分為三等。由低至高排列分為:聚會不認真也不讀經禱告、有來聚會卻不認真追求信仰、有固定聚會且認真追求信仰。這一番話道出了現代教會的真實面與困境,然而這樣的事卻不是現代才有的事,早在主耶穌的時代就發生了。路加福音 8:4-8記載:當許多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就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這個比喻聽的眾人霧煞煞。
    當然,這些主耶穌的門徒也是有聽沒有懂,因此要求主耶穌解釋給他們聽。路加福音8:11-15主耶穌說:「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上帝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原來,並不是每個人聽見上帝的話後都會照著去做。每個人聽見上帝的話後,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一、聽見後,仍然我行我素,不願實踐真理。簡單來說,就是將上帝的話當成耳邊風,認為那是別人的事,與自己無關。這樣的人不把上帝當作一回事。
二、聽見後,有短暫感動,卻因遇見困難,就放棄實踐真理。這等人參加特會或營會時會很感動,甚至多次決志。但是回到自己的生活環境後,因為遇見困難或處於安逸,就與真理漸行漸遠。這樣的人把上帝與自己的生活分開。
三、聽見後,因注重世上的繁華與想法,整天思慮、庸庸碌碌而無法確實實踐真理。這樣的人相信上帝,雖有信仰卻無法確實實踐。總認為自己很忙,信仰的事下次再說。
四、聽見後,就確實去實踐真理,並且堅信不已。這等人即使遇見困難,或身處安逸,也會認真追求信仰,勤赴聚會。因為如此,他的果實就越結越多,信仰、服事也越來越成熟。
    當然,並非是說每個教會都有這四種人。事實上,人是會改變的,會變好,也會變壞。信仰上的成長也是一樣,有時豐盛,有時枯乾。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過四種心態,回過頭來也看見自己的改變。前三種心態無法結出果實,唯有第四種人才能。我們要努力理解上帝的話語,記住當時受呼召的感動,並盡力使我們的生命,結出滿滿的果實。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