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一百一十六「待降節第三主日:喜樂」 by陳志聰牧師
本主日為待降節第三主日,主題為「喜樂」。意義為「以喜樂的心來迎接主基督的降臨」,亦可引伸為「實踐在生活中要常喜樂」的人生教訓。喜樂,大概是目前台灣人最欠缺的。台灣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環境保護上等表現欠佳。不斷提升的失業率,又物價飆漲、部分稅金增加。似乎每天一打開新聞都是令人感到擔憂的消息,很難得有令人雀躍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出現。不過,以憂愁度日並不是上帝定意要我們過的生活。腓利比書4:4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喜樂是基督徒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調味料,喜樂能使我們的生活豐富有趣,也能使我們每日更有活力,並常保健康。
主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她在懷孕時也有著許多的不安與驚惶。但是因著天使來向她報大好的消息,說明她腹中的胎兒為救主。又因著馬利亞去拜訪伊莉莎白時,伊莉莎白腹中的胎兒也一同歡喜跳動,印證了天使的預言。馬利亞就感動地唱:「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因為祂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路加福音1:46-48,馬利亞尊主頌)上帝所賜給人的喜樂既是這樣,能使人的煩惱一掃而空,並帶給人新的希望,這才是真正的喜樂。那麼,人要如何得到這樣的喜樂呢?箴言21:15說:「秉公行義使義人喜樂,使作孽的人敗壞。」意思是上帝的百姓會因為行上帝的公平正義,得到喜樂,使作孽的人難堪,創造出一個人人都喜樂的環境。
文山教會附近有一家診所,裡面貼著一句《聖經》經文,是記載於箴言17:22裡:「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這句數千年前的名言,如今成為許多醫學界支持的守則。喜樂不只是一種心靈上的狀態,更能影響人的生理。然而這樣的教導是出自於上帝的話語,這真是何等奇妙!英國更有研究指出,一個喜樂的人,能夠將喜樂的氛圍帶給身邊的朋友,進而改變人際關係。可見喜樂所帶來的好處多多。約翰福音15:10-11主耶穌說:「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基督徒遵行主耶穌的教導,就能得到喜樂。彼得前書5:7又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顧念你們。」憂慮愁煩不見了,喜樂自然就出現了。
若仔細研讀《使徒行傳》就會發現,每當門徒們被聖靈充滿,就有喜樂隨著他們。這更加證明基督徒的喜樂並非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上帝的恩賜。十二月是個瀰漫著聖誕氛圍的月份。我們除了要以盼望的心,以信心來等候那將來的君王。更要以喜樂的心的心來迎接祂,並將這樣的喜樂,化為福音傳揚給世上的人。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