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一百四十四「被回教徒圍繞的科普特教會」 陳志聰牧師 「被回教徒圍繞的科普特教會?回教國家有基督教會嗎?」答案是「有的,而且在埃及!」「科普特教會」(Coptic Church)原文直譯為「埃及人的教會」,早在阿拉伯人於主後641年征服埃及前,埃及原本是基督教的大本營,並有許多基督徒在那生活著。甚至有許多新約的聖經的蒲草紙抄本,就是以科普特文寫成的,可見當時他們對整個基督教界影響有多大。因為教義上堅持「基督一性論」與當時主流的「神人二性論」相悖,因此於主後451年第四次大公會議(又稱:迦克墩會議)被逐出東方正統教會,成為有別於天主教與東正教的獨立教派。科普特教會特別之處,在於他們有自己的「教廷」與「教皇」,在教制上是完全獨立的。不僅如此,現在於埃及境內還有約1200座禮拜堂!有10%的埃及人為「科普特教會」的會友!這在回教國家中可是件相當罕見的事情。 「科普特教會」傳說是受到使徒馬可的影響,漸漸的被建立起來的。第一間教會就是馬可於主後43在亞歷山大(當時的埃及首都)所建立起來的。此後福音便如火如荼地在埃及廣傳。因為身處於非洲,因此當羅馬帝國開始迫害基督徒時,雖然還是遇見波折,但是埃及的基督徒就沒有受到國家規模般的迫害,因而倖存下來。有許多初代教會的重要神學家、教會領袖在此誕生。除了神學有些許的不同外,「科普特教會」還有著許多關於主耶穌童年時期的有趣傳說。新約聖經對主耶穌的童年著墨甚少,但是「科普特教會」可不同。傳說,當希律王派兵要追殺小主耶穌時,約瑟在夢中被上帝指示,記載於馬太福音2:13-15「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新約聖經就到這裡,然後故事就跳到主耶穌十二歲上聖殿的軼事。「科普特教會」則是傳說小主耶穌一到埃及後,沿途凡是經過的神廟偶像都發生事故,不是倒塌就是傾毀。不過,最後小主耶穌還是成為埃及的祝福,使其昌盛。直到希律王死後,才有舉家遷移回猶大地。 當然「科普特教會」在埃及生存可沒這麼輕鬆。自從埃及被阿拉伯人征服,成為回教國家後,教會就一直受到欺負與打壓,卻一直沒有退縮而放棄聚會,就這樣紛紛擾擾地持續了一千多年。最後,近代埃及政府就決定要給他們信仰上的自由,但條件就是要去為全國做垃圾分類,並限定於某些地方進行崇拜。他們也樂意接受這些條件,成為眾所皆知的「垃圾堆裡的基督徒」。加拉太書記載,聖靈所結的果子,其中一項即是「堅忍」(和合本譯為忍耐),就是持續不斷,無論何時何地都為了信仰堅持下去。盼望我們能學習、效法這樣的精神,並懇求聖靈幫助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堅持基督信仰,成為眾人的見證。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山教會 > 信仰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