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一百二十四「甚麼是法利賽人?」 陳志聰牧師
我們在新約聖經中隨處可見「法利賽人」一詞出現,究竟「法利賽人」到底是做甚麼的?甚至還常常與主耶穌為敵呢?其實「法利賽」是希伯來語和亞蘭語中「分別、分離」之意,屬於猶太教其中的一個門派。意思是他們將自己從人群中分別出來,要成為特別敬虔的人,不願過外邦人的生活。一般學者認為他們是主前兩百年左右才開始出現,為要承襲猶太人被擄歸回後,文士以斯拉重建第二聖殿時所建立起來的傳統,特別是要與外邦人分離出來而組成的猶太教團體。因此法利賽人也被稱為「分離主義者」,不沾染任何外邦人的傳統與習俗,且反對希臘化思想。「法利賽人」並無政治上的實權,卻在主耶穌的時代普遍受到百姓的愛戴,因此連祭司、政治人物也對他們敬畏三分。「法利賽人」相信有天使、有復活,也接受整本舊約聖經的教導。
「法利賽人」組成的原意是好的,為了要引導百姓歸向上帝,成為信仰的模範。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常常與主耶穌為敵?為什麼主耶穌與施洗約翰認為他們不好?我們可以從以下經文看出端倪。
記載於馬太福音15:1-9節: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你的門徒為什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耶穌回答說:「你們為什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上帝的誡命呢?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上帝的誡命。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主耶穌對「法利賽人」的強烈批判,並非在於他們守律法,而在於他們隨意修改上帝的話語,甚至是不遵守上帝的律法,卻自認為是敬虔的人。「法利賽人」認為上帝賞賜給摩西的律法有兩種:一種是寫下來的律法書,也就是我們俗稱《摩西五經》(舊約聖經前五卷:創、出、利、民、申)。另一種則是沒有寫下來的「口傳律法」(一般稱為《密示拿》紀錄猶太人的一些傳統習俗,後來被編入猶太法典《塔木德》裡)。很顯然當時的「法利賽人」因為守這些「口傳律法」而忽略舊約聖經中上帝的誡命,甚至連十誡也沒有好好遵守,因此主耶穌才說:「你們為什麼因著你們的遺傳(口傳律法)犯上帝的誡命呢?」
從主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對談來看可以得知,心靈上的敬虔遠比形式上、外表上的敬虔更重要。然而主耶穌也認為敬虔是需要有行動(如孝敬父母),而不是單單存在心裡。心裡要相信,身體也需要力行,才是整全的信仰人生。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山教會 > 信仰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