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一百二十六「猶太法典」 陳志聰牧師
有時候我們會在講道中,或是聖經課程中聽見傳道人或學者引用「猶太法典」的相關內容,那麼到底甚麼是「猶太法典」呢?「猶太法典」(Talmud)中文譯稱「塔木德」或「他勒目」,有「研究、學習」之意。台灣大概除了真的想認真研究猶太教對於生活的教導,否則應該沒有人會想擺一套在家裡。理由很簡單,因為「太貴重」了(又貴又重)。「猶太法典」全二十卷,總計一萬兩千頁,共納兩百五十萬言以上,重量達七十五公斤左右!目前尚未出現中文版的翻譯全文,華人若想要了解,通常會選擇較好讀的英文版。「猶太法典」共有三部份,分別為:
1.「米示拿」(Mishnah)複誦之意,為猶太人的口傳律法。
2.「革馬拉」(Gemara)完成之意,為猶太人的口傳律法的註釋,教導生活應用。
3.「米德拉什」(Midrash)講解之意,重點在於解釋《舊約聖經》。
「猶太法典」於主前兩百年至主後五百年左右,據說經歷約兩千多位猶太學者,將過去口耳相傳的律法、傳統習俗、生活智慧、重要歷史記事等收集起來,然後編輯完成。因為內容豐富,且不單只是闡述律法,所以有人形容「猶太法典」為「猶太人的百科全書」。據說當這些學者在收集資料時,招集來自各地的律法傳承者。但是怕其中有些人在述說時摻雜太多的個人思想與意見,遂故意找尋那些較為忠實於律法的傳承者,排擠部分較為精明的人,以免口傳律法失真,避免紀錄的內容不夠純正,導致扭曲律法。與其說「猶太法典」是律法,倒不如說它是一部「猶太人的生活準則」。教導個人如何融入團體生活,並且在社會中活出有信仰的生活。
台灣坊間的出版社常以「猶太法典」的部分教導,編輯具有特定功能的工具書,例如《猶太人的致富聖經》、《塔木德管理學》、《人際關係塔木德》等,可見「猶太法典」的應用層面非常廣泛。大家若是有興趣,不妨找一本來看看,學習一下猶太人的各種生活智慧,也是件蠻有趣的事。不過,我們不可以將「猶太法典」視為可以取代《聖經》的經典。因為就算是猶太人,他們也不認為「猶太法典」可以取代《聖經》,這是需要我們特別去注意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書、一篇文章可以取代上帝的話。同樣地,當我們基督徒在閱讀聖經註釋書、聖經百科、靈修書籍或是一些信仰前輩所寫的屬靈文章時,也不可莽莽撞撞地將之當成自己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基督徒生活的原則,是要從親近上帝開始,從《聖經》出發。就連主耶穌也曾在馬太福音 5:17這樣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可見我們基督徒要對於《聖經》的權威給予尊重,並遵行主的話去做。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山教會 > 信仰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