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一百二十「長老教會的由來」 陳志聰牧師
「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此為《台灣通史》的作者連橫在十三歲時,父親連永昌對他所說的一番話。那麼,身為長老教會會友也應當知道長老教會的由來。在台灣,大多數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在講述教會歷史時,會習慣從馬雅各與馬偕兩位近代來台宣教士開始說起。後來因為國民政府轉進(一稱流亡)台灣,以及時代變遷使諸多宣教士及外國教會來台設教,使得「長老教會」一詞不單是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目前在台灣的長老教會,除了本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外,還有「中華基督教長老會信友堂」、「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等。不過,全世界所有長老教會的起源,應該要從五百年前講起。
主後1517年10月31日,由一位德國神父,同時也是神學教授的馬丁‧路德,針對當時天主教會的腐敗、贖罪券的問題與神學的誤解提出《九十五條論綱》,開始歷史有名的「宗教改革運動」。後來,約翰‧加爾文這一位讀法律的法國人受到宗教改革的影響,於主後1532年改信基督新教,並於1536年發表基督教鉅作《基督教要義》,確立純正教義。加爾文因受到法國天主教與法王的迫害,轉而到日內瓦繼續從事宗教改革,並且以較符合基督教教義的方式,開始修正當時日內瓦的政治制度,計畫建立起一個理想的基督教化城市。隨後,一位受到迫害的蘇格蘭牧師約翰‧諾克斯轉往日內瓦時,受到加爾文深遠的影響。因此,當諾克斯回到蘇格蘭後,開始改變教會體制,按著加爾文構想創立了「長老教會」。1865年蘇格蘭長老會差派宣教士詹姆士‧萊德勞‧麥斯威爾(同時也是醫生)前往台灣宣教,他就是後來人稱的馬雅各醫師。他帶來先進的醫療,並開設教會與醫院,醫治人的身體與心靈。1871年一位蘇格蘭裔的加拿大青年喬治‧萊斯里‧馬偕,因年幼時受到來華宣教士的影響,受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到台灣傳福音,並取漢名偕叡理。他為台灣帶來了教育資源以及醫療資源。他同時也在各處開設教會,宣揚主名,並娶台灣人張聰明為妻。終身奉行「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信仰精神。讓我們一起學習效法這些信仰前輩,並終生跟隨主耶穌的腳蹤。
◎筆者按時間順序製作此表,供大家參考。
教 會 人 物(國籍) 事 蹟 簡 述
馬丁‧路德(德國) 開始「宗教改革」、翻譯聖經、倡導婚姻
約翰‧加爾文(法國) 著作《基督教要義》、提倡代議政治制度、加爾文神學、建立基督教化城市
約翰‧諾克斯(蘇格蘭) 創立長老教會(蘇格蘭)、改變政治、提升人民教育與信仰內涵
馬雅各(蘇格蘭) 來台宣教、現代化醫療、設立教會、設立醫療所
馬偕-偕叡理(加拿大) 來台宣教、現代化醫療、設立教會、設立學校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山教會 > 信仰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