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七十一 令人憂心的自我滿足

張貼者:2013年1月26日 中午12:48未知的使用者
信仰小知識七十一「令人憂心的自我滿足」 By陳志聰

「自我滿足」這個名詞對於常看日劇的人來說並不陌生。「自我滿足」主要是指當人在為一件事情付出的時候,外表雖然表現出不求回報,但是在心理上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例如說,父母親辛勤工作,甚至還兼差加班,為了使孩子可以學習許多才藝,有光明的未來。但是實際上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了聽見別人稱讚自己的孩子,並且希望別人認同孩子的優秀是因為父母的辛勞換來的。或者是當一個人對於周遭的人拼命的付出關懷、安慰他人。行為是好的,但是心態上可能是因為他認為別人都是弱者,自己比較優秀,所以身邊的人都需要他的幫忙,間接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馬太福音 6:1-6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主耶穌提醒我們,人若是因為「自我滿足」的緣故去行事,在天上的父上帝是鑒察人心的,會給這樣的人應有的報應。基督徒的服事、生活行為應當要出於真心,而不是為了「自我滿足」。馬太福音22:37-40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基督徒無論是面對上帝,或是面對人都要盡心、盡性、盡意。要盡己所能的,真心誠意地付出,即使到犧牲自己的程度,也在所不辭。

羅馬書12:9說:「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虛假的愛意味著不是真誠的愛,可能就是「自我滿足的愛」。出於「自我滿足」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不是造成他人的壓力,就是使自己心中產生破口,讓那惡者趁虛而入。出於真誠的愛則是會感動人,上帝也喜悅這樣愛的行為。在一次香港4C營會中,有一個挑戰活動需要青少年到處闖關。有一個隊伍的青少年輕裝上陣,等著要拿下冠軍。卻看見小隊長揹著一大包行李,於是這群人就嘲笑他。當他們過了層層關卡準備休息再衝刺時,小隊長居然從行李中拿出大瓶裝水與食物給他們6個人一人一份。使這群青少年很感動,後來其中3人成為基督徒。因為他們看到基督徒身上那種無私的愛,單單為了他們來付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種真誠的付出,盡心、盡性、盡意地幫助人,也盡心、盡性、盡意地敬愛上帝。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