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六十三「聖誕精神」 By陳志聰 受到好萊烏電影,以及商業炒作的影響,台灣近來年來過聖誕節的氣氛越來越濃厚,甚至超越了春節。一千多年前的人過聖誕節,是因為這是國家慶典。五百年前的人過聖誕節,是因為這是教會傳統。兩百年前的人過聖誕節,是因為這是全家團聚的機會。現代人過聖誕節,多數是為了參加派對熱鬧狂歡、帶著目的性送禮、找機會做愛的告白等。因為電影、廣告,大家都只知道聖誕老人、麋鹿,卻不知道主耶穌。當然,這些都不是原本基督教的聖誕精神。聖誕精神並不在於分享禮物、團聚吃飯、看表演等,雖然這些有時候也很重要。聖誕精神是在於「耶穌基督為我們降生」,而我們應當將這好消息傳給其他人。雖然值得慶祝,但也帶著些許的傷感。因為耶穌基督並不是來享福的,而是要為人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這也是需要我們反思的地方:「我們是否有為主耶穌,或是為其他人放棄自己的權益?單單就只是要分享主耶穌的愛?」 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所著「聖誕頌歌」(或譯:小氣財神、聖誕夜怪譚)中,主角尖酸刻薄的史古奇先生為了自己的利益,漠視身邊人的需要,導致一連串悲慘的事件發生。然而三個聖誕精靈帶著他檢視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件,使他重新再次反省自己的作為,改變了他對周遭人的態度,以及他對聖誕節的觀念。這本小說最著名的結局,就是史古奇先生盡已所能地幫助身邊的人。然後在抱起貧窮的小男孩走向街頭,男孩大聲宣揚說:「聖誕快樂!願上帝祝福大家!」聖誕節的重點在於主耶穌基督。對人而言,反省與分享也是聖誕節的重點。以弗所書5:1-2中說道:「所以,你們該效法上帝,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上帝。」憑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愛在我們心裡,然後將自己獻上成為活祭,去行出犧牲自己利益的愛來愛他人,這正是主耶穌所教導我們的聖誕精神。 因此,聖誕精神就不只是傳耶穌基督降生的故事,還要將耶穌基督的愛表現出來。看重在我們周遭那些不受重視的人,或是沒有人注意的人。然後盡自己的力量拉他們一把,使我們成為主耶穌祝福的管道。這樣一來,真正的聖誕精神,就會發散出來,改變我們的社會。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傳揚主耶穌基督的救恩,並將這樣的恩典實際行在我們的生活中。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山教會 > 信仰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