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與禮拜堂(教堂)的區別」 By陳志聰
「教會」與「禮拜堂(教堂)」不一樣?沒錯,真的不一樣。長久以來大家習慣將「教會」與「禮拜堂」混在一起用,但是「教會」與「禮拜堂」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教會」所指的是「一群人」,也就是信仰團體。「禮拜堂」指的是建築物,也就是硬體。我們常常說「到教會集合」,其實應該是「到禮拜堂集合」。「教會」的希臘原文為εκκλησία(ekklesia),意思為「被召集出來的一群人」。那麼召集這一群人出來做甚麼呢?當然就是「敬拜上帝」,並且在世界上作光作鹽作見證!從馬太福音到啟示錄,「教會」一詞總共出現107次,大多是與信仰教導或敘述事件有關。聖經中並沒有「禮拜堂」一詞,因為初代教會都是在「聖殿」或「家裡」聚會,當時並未出現「禮拜堂」。目前被考古研究隊挖掘出世界最老的教堂約為主後300年建成,但是最近也有人宣稱挖掘出最古老的教堂,約為主後70年建成,但尚未得到學術界的認同。
沒錯,「教會」與「禮拜堂」真的不同!在「教會」裡,我們的東西可以彼此分享。但是在「禮拜堂」裡的東西,卻不可以隨便亂拿、亂用,因為「禮拜堂」裡的東西是屬於上帝的,而不是私人的。同樣的,在「教會」裡我們都是一家人,可以一起歡笑、一起哭泣、一起經歷豐盛的生命。但是「禮拜堂」卻不等於是我們的「家(房屋)」,因為「禮拜堂」主要的功用是在於「敬拜上帝」與「維持教會行政運作」。秉持這樣的原則,我們就應該盡力維持「禮拜堂」的整潔與完整。不可以當作在家裡一樣隨便亂放私人物品、亂丟紙屑,或是吃完東西不收拾乾淨。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敬拜品質,也不尊重奉獻給上帝的「禮拜堂」的不良習慣。
馬太福音16:18主耶穌對彼得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權柄:原文作門),不能勝過他。」意思是主耶穌將「教會」建立在每一個跟隨祂的人身上,並且使人因著信主耶穌的福音,得以有打敗黑暗權勢的能力。馬太福音21:13主耶穌對眾人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這意思是「禮拜堂」保持著原來的功能,不能為私人的利益做不正當的用途,應該要以「敬拜上帝」為首要,千萬不可誤用或濫用。
彼得前書1:14說:「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上帝聖潔的兒女,就應當要有聖潔的樣式。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