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九十七 「不知悔改的伯沙撒王」 By陳志聰 在舊約聖經《但以理書》中出現新巴比倫王國的第二個國王(其實應該是第六個,除開國與建設空中花園的尼布甲尼撒王外,《但以理書》並未提到中間四個王,可能是與但以理沒有太多重要的互動,所以就省略),就是「伯沙撒王」。伯沙撒王在新巴比倫王國中,並非是英明神武的國王,他唯一所做最大的功績,大概是讓整個王國被瑪代‧波斯帝國所滅。他也是但以理所服侍的最後一位新巴比倫國王。 伯沙撒王的父親「拿波尼度王」算是歷史上有名的國王,為尼布甲尼撒王的女婿。也是除了尼布甲尼撒外,唯一統治新巴比倫王國超過十年的國王。歷史學家認為拿波尼度王因沉迷於月神崇拜,導致惹到瑪爾杜克神明的祭司集團不滿,也間接得罪了人民。此後拿波尼度王移居至沙漠綠洲宮殿「提瑪城」繼續他對月神的崇拜,然後暫時將統治權交給他的兒子伯沙撒王。這也說明為什麼但以理書五章中,伯沙撒王為什麼要提拔但以理為「國中位列第三」的原因。因為拿波尼度王位列第一、伯沙撒王位列第二。伯沙撒王也是一位非常驕傲的國王。當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軍隊攻打時,他居然還開席宴客,為要提振士氣,這實在非明智之舉。難怪歷史有記載他父親(當時八十高齡)還從提瑪城帶兵來救巴比倫城,但無奈打不贏波斯大軍。 在《但以理書》第五章記載,伯沙撒王在宴客時,手拿從上帝的聖殿裡搶來的金器皿,用以飲酒作樂,讚美人手做的偶像神明,褻瀆上帝的器具。突然出現了神祕的指頭在牆上寫字,讓他整個人嚇得魂不附體,且牆上文字無人能解。伯沙撒剛愎自用,不先召全巴比倫哲士之首但以理,反倒是先召自家人迦勒底的術士們來解。結果沒有人看得懂!原因很簡單,寫在牆上的是亞蘭文,是他們統治的奴隸所使用的文字。因為看不起這些奴隸,所以也沒學,當然就看不懂。隨後太后建議請但以理來解釋在牆上的神祕文字,說出了亡國的危機。但以理是猶大人而非迦勒底人,也通亞蘭文,因此很簡單地解出文字的意義。不僅如此,但以理指出伯沙撒王應學習尼布甲尼撒王的悔改,並要求伯沙撒王在上帝的面前謙卑,免得使國家遭受危機。可惜伯沙撒王沒有聽進去但以理的建議,依然我行我素,當晚就被波斯大軍殺進城內,自己也被殺身亡。諷刺的是,當新巴比倫亡國殞落後,被伯沙撒王刻意忽略的但以理,反而被拔擢成為瑪代‧波斯帝國的總長。 雅各書4:6說:「…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上帝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要我們學習彼此相愛、互相幫助的道理。即使當我們位居高位時,仍然要學習謙卑。面對他人的建議與指正時,也要學習去面對、自我檢討。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山教會 > 信仰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