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知識一百零九 「預先為自己的告別作準備」 By陳志聰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裡,大概很少人會主動談到「死亡」這個議題,更別提準備自己的「告別式」作準備。不過在基督信仰的傳統裡,卻不是如此。《聖經》中毫不忌諱地多次提到關於「死亡」這個議題。人從哪裡來,將來要往何處去,這些都在《聖經》中有著明確的記載。在約翰福音十一章中,主耶穌因為拉撒路病重前去探望他。不過在主耶穌到達後,拉撒路就已在墓中四天。當所有的親朋好友為了自己親人的過世在傷心難過時,主耶穌卻對拉撒路的姊姊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約翰福音 11:25-26)爾後,主耶穌就吩咐已死的拉撒路從墳墓中走了出來,他就復活了。主耶穌此舉為要教導門徒,以及所有跟隨祂的基督徒們一件事:「永生是真實存在的」。而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從死裡復活,與門徒生活了四十天後升天,更證明了這永生應許的可靠性。
雖然基督徒都很清楚「死後有永生」這件事,卻鮮少人會為自己的告別式作預備,這大概是受了華人傳統文化「觸霉頭」所影響。其實這樣做並不會「觸霉頭」,筆者寫遺書至少三次,也沒發生甚麼倒楣事,倒是一路上經歷上帝恩典滿滿。為自己的告別式作預備,就如同為自己的結婚禮拜做預備一樣,都是屬於「生命禮儀」的範疇內,對於基督徒來講都是合宜的。但是,不是所有程序都交給牧師長執處理就好了嗎?我們還需要做些甚麼呢?當然有!
第一、準備一段喜愛的經文,作為自己的訓言,或是一生倚靠的憑據。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將自己信仰歷程的憑據,與親友們及後代子孫分享。不但能使這樣堅定的信仰傳承下去,還能成為家人們的安慰,以及屬天的祝福。
第二、寫下故人愛吟的詩歌。將自己所愛唱的詩歌先準備好,可於告別式中與親友們分享。這不但是生命歷程的分享,更帶著屬靈見證的意義。筆者建議至少先選三首詩歌為佳。無論是聖詩、新聖詩或是其他的福音詩歌皆可。如果想要在告別禮拜中的某一個部分邀請大家來唱,建議先與教會牧者討論,再作決定比較好。以上兩點可先交給教會牧者處理。
第三、選一張自己較滿意的照片,作為遺照。這件事常常被忽略,導致許多告別式都用合成照的方式來做遺照,實在是很可惜。來拍一張笑容可掬,充滿喜樂的遺照吧!讓親友們永遠記得自己最喜樂、最開心的一面!也為充滿哀傷的告別禮拜中,添加一點溫馨的色彩。
基督徒不用畏懼死亡,因有得勝的主耶穌為我們戰勝死亡,使我們得因信主耶穌基督,在天國裡有永活的生命。預先預備自己的告別,是為了使親友們看見自己一生倚靠的憑據,使自己的生命更能見證主的帶領。
※若有引用請註明作者、出處,謝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