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把握機會做工 講 員:廖正行牧師 聖 經: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6-15節 人生在世從事工作、創業服務、為人處事表現好形像,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最終才會看到工作的成果。如摩西在晚年的禱告文中說:願祢堅固我們手所做的工,這是他用雙手所做的工,年久月深所展現的勞苦,是榮耀的成果,是被紀念的。 一:我父作事我也作事 我們的天父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 祂在六天之內完成,第七天設立為安息聖日,但自從創造天地以來、日、月、星球每分每秒都在運轉中,若不是創造主在扶持運行,人類怎能享受春夏秋冬呢? 詩篇八:3說; 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與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祢竟眷念他、看顧他。又在詩篇121:2—3.說;我的幫助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祢的必不打盹。白天的太陽必不傷你,夜間的月亮必不害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只是一個圓型的星球,它沒有任何支柱固定,只在太空中不斷的運轉,每秒鐘跑30公里、一分鐘1.800公里、一小時108.000公里,但是住在地球上的人口約有70億,我們不會被甩掉,也沒有感到不舒服或不穩,人不但不會飛走、海水也不會流失,千萬年來水都一樣那麼多。若不是上主的運作,怎能如此維持宇宙星球的運行,怎能使生命生生不息。 我們的主耶穌在世傳福音,也時常工作到連吃飯都忘了,想要山上禱告,馬上有人群在山下等候。當祂要到曠野休息,馬上又有人群追過來,所以不得不繼續做工,祂一位把握機會做工的人。所以、祂說:我父做事到如今、我也做事。 傳道書九: 10.說;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做。工作:是上帝賜給人類的天職。上帝將萬物交給人類負責管理,上帝做工,人也工作。工作就是我們的人生,工作就是我們的生活。其實人類有工作才有意義、生活才有價值。如牛馬要拉車、狗要看家。工作不分貴賤,職業不分高低,所有的工作都有意義。 我們每一位的工作者,在神的眼中都是寶貝的,都是一樣重要的,我們都是參與上帝的管理工作。在198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有一位教授名叫;錢卓拉賽、卡爾、他有兩份工作。(1)在威亷灣的天文台作研究工作。(2)其次、芝加哥大學兼課,他每週要二次去該校為二個學生上天文物理學的課程,單程就需要130公里的路程,來回就要260公里,只為了二個學生修他的課。 有很多人認為不值得,應該停課,但是錢教授看重這份工作,絕不輕易放棄,而且更加努力去教導,盡他所能的去幫助這二位學生,鼓勵他不斷的作研究天文物理學。果然不負所望,經過多年的努力,二位學者都有很好的成績,最後終於獲得了全世界所公認的諾貝爾的物理學獎。而且錢教授也在1983年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完全是錢教授對工作的看重和熱誠、不因為只有二個學生就放棄那份工作、更不會只有二個學生就馬馬虎虎,應付應付了事,反而更加努力做好份內的事,才有如此成果。 二:要趁機會工作 在教會的生活,我們要參與各種事工的服事,需要很多人手,我們要趁機會多為主工作。可是我常常聽到會友說; 等我退休後一定要為主工作,那時候較有空,還有聽到說; 主若醫治我,等我身體完全健康,我將獻身為主工作。其實有些人可能有機會,有些人可能沒有機會,因為在尚未退休的時候主已接他回天家了,有些人他的病可能無法得到醫治,不久也安息了。所以當主呼招我們,聖靈的感動,我們要隨時隨地回應說;主阿、我在這裡,請差派我做吧。不要等到何時何日,說不定以後都沒機會。趁著白天、趁著尚年輕、趁著還強壯、快來參與服事為主工作。 不論在為主做工、或為自己的做、或是為別人工作,我們的工作態度要認真,工作的精神要熱誠,就是努力去作,直到完成目標為止。正如金恩博士所說 ; (Martin Luther King)、如果每個人靠清掃街道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那麼當他在做清潔工作時,他要學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在作繪畫那樣用心認真。又如同音樂家貝德芬在作曲子那樣專心,學莎士比亞在寫劇本那樣費神來達成目標。 我們都是主耶穌的門徒,也是主的工人、無論作什麼工作都要打從心裡來做,如同在為主而作,不是在為人而作。有了這種信仰的人,必能在主耶穌那裡得到基業。也就是說; 你今天付出多少?將來必會看見報酬。尤其是年青人在少年時代肯為主付出多少?將來一定能看到主的賞賜是的。如保羅說; 多種的多收、少種的少收。 三:工作的果效 在美國有一對夫妻將近退休,有一天他們去旅行,來到一個小鎮上,想要找一家旅館過夜,但是一連兩家都客滿,最後來到一家最小的旅館要訂房,結果也是客滿。老夫妻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輕經理看到老先生的表情,詳細探詢才知道已被兩家旅館拒絕了,這個小鎮只有三家旅館而已。那位經理名叫{喬治,波特},George,C, Bolt,
他馬上給老先生一個建議說; 先生你們若不介意的話,今晚就暫時在我的房間過夜吧?房間不大,但是設備都有,我就在櫃台休息。老先就很高興接受了年青人的善意。波特;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想到主的話說;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旅客,因為曾有在接待客旅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就接待天使。(希伯來書十三:2.) 第二天早上老夫妻滿心喜樂的向{波特}道謝昨晚的招待。小房間很乾淨,睡得很好,真的很感謝,以後有機會再見了。波特除了管理這家旅館,平常很喜歡收集如何經營管理飯店的書籍,而且用心讀,他夢想有一天能經營自己的旅館。兩年後,有一天波特接到從紐約寄來的一封信;他打開了看到是兩年多前來住在這裡的那一對老夫妻,內中還附了一張火車票,是邀請波特去紐約見面的事宜。波特就接受依約前往,到達紐約車站老先生在出口接待他,老先生帶波特到紐約市區的第五大道和34街的交叉口,剛剛完成的一棟大樓。老先生向波特說;請你仔細看這棟大樓,這是現代化的大飯店,是我特別為你建造的,我希望你能來為我經營管理。不久波特就成為這家大飯店的第一任經營管理者。 結論: 如果你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抱負的年青人,而且對自己的未來有信心,有堅持又肯努力,肯打拼勇往向前的人,只要有夢想,有一天必定會實現的。或許我們無法看到未來的美景,那麼只好把握現在,好好的盡自己的本份用心去做好所交代的工作,只要忠心於主,仍然會有機會的。 就像錢教授,堅持去130公里外教導兩個學生。學波特在年輕時用愛心去接待出外的旅客,用心去管理小小的旅館,最後終於實現他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