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禮拜證道

2015/01/11 仰望主迎向未來 講員:連俊忠牧師

張貼者:2015年1月18日 清晨7:39未知的使用者

YouTube 影片

題 目:仰望主迎向未來

講 員:連俊忠牧師
聖 經:約書亞記3章1-6;14-17節

語音檔下載

    每當新年來到,我們對它都有一個新的期待與盼望,在台灣民間宗教信仰裡面,認為人生若能得到五福就可滿足,這是普世的價值觀,因此許多人以財富做為他生命中的一切,用盡各種方法為要得到它,既使唸到高學歷,若沒得賺錢就賣炸雞排,畢竟唸書的結果也是為要賺錢。 
    在以前白河岩前牧會,附近有一間大仙寺,每逢大年初一,人人為到廟搶得頭香,你爭我奪、發生流血事件時有所聞,因為能將第一支香插入香壇的人,表示他今年一年會得神明保佑大發財,於是打架、爭吵,在台灣各廟宇屢見不鮮.台灣人具有典型命運天定思想,當人遭遇到失敗、不如意時,一切都是命運在作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因此,一個人若命好,就會逢凶化吉,命不好就劫數難逃。另外,當面對生命的苦難時,卻又希望藉助他力,來改變天命,所以盼藉由改風水、算命、抽籤、卜卦、來改變命運,這是民間宗教信仰矛盾之處。 
    但從基督信仰來看,當一個人過於追求這些外在的東西時,對屬神,諸如:愛、憐憫、謙卑、公義、良善、讚美和感恩等等,將漸漸失落,他的靈命也會受虧損。只因耶穌曾告誡我們: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在一次兒童病房的探訪中,看見一個父親跪在床前流淚禱告,他自述過去對家裡和孩子的事幾乎不管,只忙自己如何賺錢,他賺了非常多的錢,並以此為滿足,直到有一天孩子患了重病,他才驚覺過去的日子不曉得是如何渡過的,他非常的慚愧和自責,他覺得過去所做(色情業電腦維修) 是主在懲罰我,他說:若孩子生病走了,這些錢對我而言一點意義都沒有,他懇求主的赦免,並決定丟棄那些不好的事業,往後多陪陪孩子以彌補自己過去的虧欠。這是一個父親的自白。耶穌提醒我們:人若賺得全世界,失去生命又有什麼意義?或許可以想想,在我們一生中你所重視的是什麼?不要到最後一切的努力是白忙一場,就像這個孩子的父親一樣,那就會是一個很大的悲劇,但感謝神,主仍然沒有放棄他。 
    馬太6:33耶穌告誡我們:你們要先求祂的國與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神的國和義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看為:當我們是為他人的幸福、福祉而努力,甚至透過我們所做的,幫助人們親近、看見那位愛的上帝,歸榮耀與祂,成為具體而明顯的在你我當中,這樣的努力就是在追求上帝的國與義。如果你的心裡常常是這樣禱告,與主建立屬靈上美好的關係,我那麼我相信你的每一個日子一定會和過去不一樣,你對生命和生活的態度會改觀,你能照著神給你的異象勇往前行,往上帝祝福的應許之地前行。 
    今天的這一段聖經給我們有很多的啟示:當約書亞帶百姓準備過約但河,進入神應許的這一塊迦南美地,他們所面對的可說是一個新時代,前面的道路將會是如何,沒有人知道,是生、是死、是戰爭、是和平、都不知道,但是約書亞極有智慧教導百姓如何蒙神帶領三個屬靈的原則:
一.敬畏上帝 
    約書亞教百姓讓約櫃在前頭行並保持2000肘距離(約一千碼;900公尺),約櫃代表上帝的同在,讓約櫃(神)在前頭行,同時,要他們和上帝之間保持神聖距離,這正是敬畏主的表現,他要百姓知道,在神與人當中有著神聖的分野,不可失去對上帝存敬畏的心。有時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對神失去敬虔:譬如時常把上帝拿來作平常開玩笑的話題、吃飯時,一面禱告,一面讓電視的聲音干擾我們的禱告、或是常利用禮拜當作寒喧說笑的時刻,將敬拜上帝不當一回事,這都不是好的現象,我們應在小細節裡顯出我們對上帝的敬愛,不是嗎?箴言1:7「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當我們敬畏上帝,上帝就喜悅我們,當我們不敬畏上帝---怎能期待從祂得到恩典與賜福?
    於是,約書亞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因為這條路向來你們沒有走過。面對未來你是否也有約書亞之智慧?當以色列人即將進入到迦南地,他們會遭遇到何種試煉、景況,是生、是死,沒有人知道,但若敬畏神,讓約櫃在前頭行,指引他們前面的道路,就必全然得勝。這是我們仰望神,迎向未來一個很重要得勝的關鍵。宣教師戴德生牧師:「不信的人只看見困難,信的人看見自己和困難之間還有上帝」。 
二.要分別為聖
    約書亞要百姓潔淨自己,好讓神施行大事,因為明天耶和華必在你們中間行奇妙大事(第5節)。先預備好自己,而後上帝將為他們施行大能奇事。這是人要從上帝得美好人生很重要的第二個屬靈原則。試想一個要親近上帝的人,怎能不要求自己過聖潔的生活,保持在信心、生活、愛心上的純潔呢?出34:14:不可敬拜別神,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上帝。希伯來12:14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如果我們要經歷上帝的豐盛,就必需在上帝面前時常用聖潔的心去服事祂,因為祂是位聖潔、不喜歡我們沾染罪惡的上帝。彼前1:15-16: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三.跟隨主行 
    約書亞對百姓講,你們要緊緊的跟著約櫃行(v.3),意謂著順服神而行。上帝是一位時刻在行動的上帝,祂不斷在人類的歷史中施行奇妙作為,讓人經驗到祂,而我們常常忘了要用信心照著主的話行,以致生活中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總被它所擊垮,我們當知道沒有任何的事是上帝所不能的。於是當前面扛約櫃祭司的腳一入約但河的水就停住,使百姓走過去。再次經歷如同摩西曾帶百姓過紅海第二次的神蹟。 
    當2015年來臨,若我們要展望一個更美的人生,這三個屬靈原則,我們必需記得,必蒙上帝的帶領,經歷在神裡面的豐盛。

2015/01/04 把握機會做工 講員:廖正行牧師

張貼者:2015年1月18日 清晨7:27未知的使用者   [ 已更新 2015年1月18日 清晨7:28 ]

YouTube 影片

題 目:把握機會做工

講 員:廖正行牧師
聖 經: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6-15節

    人生在世從事工作、創業服務、為人處事表現好形像,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最終才會看到工作的成果。如摩西在晚年的禱告文中說:願祢堅固我們手所做的工,這是他用雙手所做的工,年久月深所展現的勞苦,是榮耀的成果,是被紀念的。 
一:我父作事我也作事 
    我們的天父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 祂在六天之內完成,第七天設立為安息聖日,但自從創造天地以來、日、月、星球每分每秒都在運轉中,若不是創造主在扶持運行,人類怎能享受春夏秋冬呢? 詩篇八:3說; 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與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祢竟眷念他、看顧他。又在詩篇121:2—3.說;我的幫助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祢的必不打盹。白天的太陽必不傷你,夜間的月亮必不害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只是一個圓型的星球,它沒有任何支柱固定,只在太空中不斷的運轉,每秒鐘跑30公里、一分鐘1.800公里、一小時108.000公里,但是住在地球上的人口約有70億,我們不會被甩掉,也沒有感到不舒服或不穩,人不但不會飛走、海水也不會流失,千萬年來水都一樣那麼多。若不是上主的運作,怎能如此維持宇宙星球的運行,怎能使生命生生不息。
    我們的主耶穌在世傳福音,也時常工作到連吃飯都忘了,想要山上禱告,馬上有人群在山下等候。當祂要到曠野休息,馬上又有人群追過來,所以不得不繼續做工,祂一位把握機會做工的人。所以、祂說:我父做事到如今、我也做事。 
    傳道書九: 10.說;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做。工作:是上帝賜給人類的天職。上帝將萬物交給人類負責管理,上帝做工,人也工作。工作就是我們的人生,工作就是我們的生活。其實人類有工作才有意義、生活才有價值。如牛馬要拉車、狗要看家。工作不分貴賤,職業不分高低,所有的工作都有意義。 
    我們每一位的工作者,在神的眼中都是寶貝的,都是一樣重要的,我們都是參與上帝的管理工作。在198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有一位教授名叫;錢卓拉賽、卡爾、他有兩份工作。(1)在威亷灣的天文台作研究工作。(2)其次、芝加哥大學兼課,他每週要二次去該校為二個學生上天文物理學的課程,單程就需要130公里的路程,來回就要260公里,只為了二個學生修他的課。 
    有很多人認為不值得,應該停課,但是錢教授看重這份工作,絕不輕易放棄,而且更加努力去教導,盡他所能的去幫助這二位學生,鼓勵他不斷的作研究天文物理學。果然不負所望,經過多年的努力,二位學者都有很好的成績,最後終於獲得了全世界所公認的諾貝爾的物理學獎。而且錢教授也在1983年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完全是錢教授對工作的看重和熱誠、不因為只有二個學生就放棄那份工作、更不會只有二個學生就馬馬虎虎,應付應付了事,反而更加努力做好份內的事,才有如此成果。 
二:要趁機會工作 
    在教會的生活,我們要參與各種事工的服事,需要很多人手,我們要趁機會多為主工作。可是我常常聽到會友說; 等我退休後一定要為主工作,那時候較有空,還有聽到說; 主若醫治我,等我身體完全健康,我將獻身為主工作。其實有些人可能有機會,有些人可能沒有機會,因為在尚未退休的時候主已接他回天家了,有些人他的病可能無法得到醫治,不久也安息了。所以當主呼招我們,聖靈的感動,我們要隨時隨地回應說;主阿、我在這裡,請差派我做吧。不要等到何時何日,說不定以後都沒機會。趁著白天、趁著尚年輕、趁著還強壯、快來參與服事為主工作。 
    不論在為主做工、或為自己的做、或是為別人工作,我們的工作態度要認真,工作的精神要熱誠,就是努力去作,直到完成目標為止。正如金恩博士所說 ; (Martin Luther King)、如果每個人靠清掃街道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那麼當他在做清潔工作時,他要學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在作繪畫那樣用心認真。又如同音樂家貝德芬在作曲子那樣專心,學莎士比亞在寫劇本那樣費神來達成目標。 
    我們都是主耶穌的門徒,也是主的工人、無論作什麼工作都要打從心裡來做,如同在為主而作,不是在為人而作。有了這種信仰的人,必能在主耶穌那裡得到基業。也就是說; 你今天付出多少?將來必會看見報酬。尤其是年青人在少年時代肯為主付出多少?將來一定能看到主的賞賜是的。如保羅說; 多種的多收、少種的少收。
三:工作的果效
    在美國有一對夫妻將近退休,有一天他們去旅行,來到一個小鎮上,想要找一家旅館過夜,但是一連兩家都客滿,最後來到一家最小的旅館要訂房,結果也是客滿。老夫妻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輕經理看到老先生的表情,詳細探詢才知道已被兩家旅館拒絕了,這個小鎮只有三家旅館而已。那位經理名叫{喬治,波特},George,C, Bolt, 他馬上給老先生一個建議說; 先生你們若不介意的話,今晚就暫時在我的房間過夜吧?房間不大,但是設備都有,我就在櫃台休息。老先就很高興接受了年青人的善意。波特;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想到主的話說;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旅客,因為曾有在接待客旅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就接待天使。(希伯來書十三:2.) 
   第二天早上老夫妻滿心喜樂的向{波特}道謝昨晚的招待。小房間很乾淨,睡得很好,真的很感謝,以後有機會再見了。波特除了管理這家旅館,平常很喜歡收集如何經營管理飯店的書籍,而且用心讀,他夢想有一天能經營自己的旅館。兩年後,有一天波特接到從紐約寄來的一封信;他打開了看到是兩年多前來住在這裡的那一對老夫妻,內中還附了一張火車票,是邀請波特去紐約見面的事宜。波特就接受依約前往,到達紐約車站老先生在出口接待他,老先生帶波特到紐約市區的第五大道和34街的交叉口,剛剛完成的一棟大樓。老先生向波特說;請你仔細看這棟大樓,這是現代化的大飯店,是我特別為你建造的,我希望你能來為我經營管理。不久波特就成為這家大飯店的第一任經營管理者。

結論: 
    如果你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抱負的年青人,而且對自己的未來有信心,有堅持又肯努力,肯打拼勇往向前的人,只要有夢想,有一天必定會實現的。或許我們無法看到未來的美景,那麼只好把握現在,好好的盡自己的本份用心去做好所交代的工作,只要忠心於主,仍然會有機會的。 
    就像錢教授,堅持去130公里外教導兩個學生。學波特在年輕時用愛心去接待出外的旅客,用心去管理小小的旅館,最後終於實現他的夢想。

1-2 o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