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與蒙召的恩相稱 講 員:駱昆和牧師 聖 經:以弗所書 4章1-7節 語音檔下載 一、 【前言】 呼召是甚麼意思?乎召就是神毅然決然地呼喚我們親近祂,以至於我們對全人、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擁有的每樣事物,都投注一種特殊的忠誠及活力,在生活中回應他的召喚並事奉。這樣的呼召,或者說「生命目標」,並非哲學或理論的問題,它不像遺產可以代代相傳。許多科學家對世界知之甚詳,許多哲學家能夠研究龐大的思想體系,許多神學家能夠解開宗教的深奧,還有許多記者似乎可以談論任何話題。但是這些都是理論,若是缺少生命的目標--呼召,這些都是虛空。 二、【與呼召相配的生活五大特質:謙虛、溫柔、忍耐、互相寬容、愛心】 在我們今日所讀的聖經,以弗所書第四章第二節,列出一些合我們基督徒我們蒙召的一些屬靈德行。前三項是謙卑、溫柔和忍耐:另外兩項是包容、愛心。 1. 謙卑:就是承認自己的卑微,我們是受造之物,在上帝面前並無可誇口。今日的世界,處處充滿誇耀,在耶穌來到世間以前,謙卑被人看作是膽小、自卑、如同奴隸般的性質的東西。這樣為甚麼基督徒要謙卑呢?因為一個真基督徒,會真真正正認識自己。 2. 溫柔:就是對待人斯文,對上帝順服。溫柔的人就是在應該生氣的時生氣,不應該生氣的時候永遠不生氣。 3. 忍耐:這是表示永遠不承認失敗的一種精神,不因為不幸、痛苦,失望餒志、失敗來受打敗,反而能堅持到底,能有自律的精神。 4. 用愛互相包容:就是用agape的愛,對於人的過失能忍耐,對於他們的軟弱和失敗也能夠包容。它是堅強的一種感情、還有意志的愛的表現。
三、【促進合一的精神(四3-6)】 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的第二個要素,是要在基督的身體內「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在十九世紀時在英國倫敦有三個上帝所重用的僕人,一個叫作司布真先生,是很有能力的培靈佈道家;一個是摩根博士,他是很厲害的解經家,寫了很多書;另外一個是邁爾先生,在帶領青年特別有恩賜。司布真的教會非常興旺,因為他是「傳道人之王」,是有名的金喉嚨,有名的培靈佈道家,當然教堂擠滿滿。摩根博士的教會也坐滿了人,只有邁爾先生的教會,人數越來越少,都被那兩位傳道人吸引過過去,他很著急,一直發怨言,愈著急愈發怨言,教會人數愈來愈少,快要走光了。後來他只好認罪悔改,求主赦免。主就啟示他,不要自私,心要放寬點、要有和平結聯,因為教會都是主的,不是個人的。要同心合一興旺福音。你若要使教會興旺,這樣早上起來先為司布真的教會禱告,再為摩根服事的教會禱告,最後為你服事的教會禱告。他照這樣做,他的教會也同樣復興起來。上帝的靈充滿他,上帝一同在,就有合一的心,教會就會興旺,這是邁爾的見證。
四、【合一的基礎】 這樣,合一的基礎是甚麼呢?第四章4-6節的七個「一」,就是合一的基礎。這七個「一」分成三組。第一組「身體一個…靈一個…蒙召…的同一個盼望」,第4節「身體一個」是指教會,教會是上帝兒女的組合,是基督的身體。既然有了一個身體,就要有賞賜生命給這個身體的那「一位聖靈」,最後凡若屬這身體的都向著「一個盼望」進前,這個盼望是上帝向我們發出的呼召。第二組是「一主、一信、一洗」。前面「身體一個…靈一個…蒙召…的同一個盼望」是以聖靈做中心,「一主、一信、一洗」是以「主」為中心。這節經文主要是說我們要順服和敬拜一位主,同有一個信心的經驗,這信能使人得救,與主聯合,也有一個外在能夠看得見的儀式,藉著這樣使信徒表明自己的信心,公開有份於上帝兒子的團契。這個主當然是耶穌基督。凡不承認基督是主的人,就不能算作是基督徒。
五、【要相信上帝是無所不在的】 以弗所書第四章六節提醒我們,上帝是在萬有的之上,住在萬有的之內,祂是無所不在的,所以我們對上帝要有一個敬畏的心。
六、【教會要與蒙召的恩相稱】 教會是不是也要與所受的恩相稱?保羅看教會就是:上帝的教會應當表現出愛心、合一、有許多恩賜的人一同服事與成長。在教會中我們有甚麼要注意儆醒的? 1. 有一些人一直追求組織的合一,但是對於教會應該怎樣成為一個真正有關懷的團體,如何謙卑、溫柔、忍耐、寬容、互相相愛等等,卻沒真多的關心。保羅最基本的關心並不是組織,他用愛做開始,也是用愛為結束(2、16節)。 2. 另外有一些人習慣同樣的教會生活,不愛改變,他們對於上帝所樂意要賜給人各項有趣的恩賜,一點也不在意,以致未能享受作一個基督徒的豐盛與活潑。 3. 另外有一些人對教會有很保守的態度,認為只要維持會友與聚會就可以! 這些都是不想向前的態度,都是與教會所受的召不合。保羅在我們目前所放的一幅圖是完全不同的:教會彼此交通愈來愈深;基督徒在合一上定意遵守;在服事上面每人參與、活潑投入。
七、【阿成的故事】 在南部有一個賴炳炯牧師,他在台灣南部牧會時,曾經引導一個叫「成仔」的人信主。他是個大流氓,是大尾流氓,聽說孩子在哭的時候,只要說:「成仔來了!」孩子就不敢哭。這位成仔聽賴牧師的勸告,他想說要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就要從真正的正正當當的事做起,上帝才會祝福。他為了要作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他就買了一台三輪車,賣小孩子的衣服。別人問他說:「一件要賣多少錢?」他就說:「一件十二元。」別人又問他:「那你本錢一件多少?」他想說基督徒不能騙人,就回答:「本錢一件十元,賣你十二元,一件賺二元。」因為他這樣說,客人只願意出十元。他賣衣服不賺錢,就改賣飯。人家若問:「飯有沒有壞掉?」他就回答:「你聞聞看!你吃吃看就知道,有壞掉沒壞掉,假不了。」過了很多年後,賴牧師去找這個成仔,想要了解他現在的生活怎樣,問的結果,別人說:「成仔不在賣飯,也不住在這裏,他現在在開飯店。」原來成仔開一間「天使大飯店」。賴牧師找到成仔開的天使大飯店,就問他說:「開飯店就要取名像希爾頓或凱撒大飯店,這樣才會出名。」成仔回答說:「牧師,你想一個使上帝改變的人,難道不應該成做天使的面貌嗎?」弟兄姊妹!我們是不是能親像成仔那樣,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讓我們在生活上有力,在教會中有合一,在我們之生命中有見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