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一生的終極目標 講 員:張世昌牧師 聖 經:哥林多後書4章7-18 節 語音檔下載 人一生的目標是什麼?是要有錢、有勢、有家庭、有子,然後讓下一代和你過一樣的生活方式,繼續追求有錢、有勢、有家庭、有子女。若是這樣,人活在這世間的意義就變作好像豬、雞一樣。 哥林多後書是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三或是第四封信,是保羅針對哥林多教會對他的批評,所提出的一種回應。在書信中,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曾經批評保羅是不守信用的人,懷疑他的使徒身分,甚至提到保羅的外表是很普通的,但是說話卻是很兇悍的人。但是保羅表達,他是ㄧ個以傳福音為目標的人,他不像一般的傳教者,總是高舉自己,保羅認為可以在上帝面前得到推薦的,是哥林多的信徒在信仰上的成長。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四章7-18節,表達自己的心情,也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一方面保羅用一個比喻來表達上帝和人、特別是和保羅的關係,他講上帝所賞賜的恩典、所交託的職分是ㄧ種寶貝,人卻是一個土作的器具(瓦器)和寶貝是不能比較的物件。人這個土作的器具存在目的是要顯明上帝的權能和榮耀,不是要表明人有多厲害。 第二方面,保羅用對比方式,表達人的自我和上帝全能的差別。保羅認為土作的器具是會被打倒、受患難、抵著窘逐;但是上帝的權能卻能夠顯得更加偉大、更有能力,讓我們不會跌倒、不會被放棄、無死也無失望。保羅也說人的外體是會漸漸敗壞,但是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的內心卻是日日換新;人雖然會遇到艱苦,但是和耶穌比較起來,這是至輕的。上帝卻是讓我們參予祂上等上永遠的大榮光;人的一生只在乎看得見的,但是上帝卻引導我們,學習關注神-在那個所不能看見的。 保羅站在信仰的角度,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提醒他們不要只看自己以為重要的、憂愁自己目前遭遇到的、在乎現在所看得見的。反而要將人一生的目標,轉換成上帝計畫中,那個永遠、終極的目標。也就是說,一個信主的人,當我們願意學習更認識上帝、更順服上帝、更追求與上帝同行時,上帝會讓我們改變人生的終極目標。 你會說真的是這樣嗎?我想用目標這個的角度來和大家分享,目標是甚麼?目標是人常常追求的,目標的英文是GOAL。人一生通常追求是什麼?其實我們如果從GOAL四個字,或許可以看見生命的可惜。因為人一生常常追求的是Gamble、Occasion、Advertise、Leader,人總是希望捉到機會、然後放手一搏,盼望可以讓自己更加出名、有成就、甚至成為領導者。所以你看所有的時代,拼了命賺錢、投機取巧的人總是不會減少的,最近這些食品安全的問題,不就是這樣嗎? 因為人只不過是土作的器具,人到最後的結局,也只是回到原本上帝創造人時,所用的材料。你有錢有勢、你很會掌握機會、你成為偉大人物與領袖,但當你離世時,只不過是在泥土中,加了一些金子而已,等過了幾代以後,可能連金子也會人搬走。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遺言在他死後,將棺材兩側開了洞,將手伸出洞來,表示他空手來到世界,也空手離世。 那麼基督徒應該追求的是什麼?GOAL也可以換成這樣。就是Glory、Only、Ahead、Lifelong,一個信主的人追求的,應該是讓他感到不可能代替的唯一目標,是讓他感覺到有上帝榮耀的目標、是讓他可以會往前走下去、堅持一生的目標。 這種目標是什麼?是上帝對我們每個人的計畫,是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的能力,人的一生是要榮耀上帝,這是魏斯敏斯特的信條所提出的。榮耀上帝最簡單的方法,活在上帝的恩典中、就是活出上帝的能力。然後照上帝的計畫,完成每個人一生的目標。 你的目標是什麼?這需常在上帝面前禱告、尋求上帝的旨意。可能上帝要你做的是成為一個好的父親、母親;也可能上帝對你的計畫是要成為一個平平凡凡、祈禱不停的基督徒;當然上帝對你的計畫也有可能是成為祂所使用的的工人,成為在教會、在信仰上作見證的人。這都是你要尋求的,也是要不斷思考的目標。GOAL,這四個字,你要選擇哪一種? 成為一個基督徒,我們要學習以體貼上帝的心意來追求我們一生終極的目標。這絕對不是簡單的事,也絕對需要大家一起打拼,因為有了願意拼的態度,才會有更大的目標可以追求。這好比保羅在腓立比書中所說的「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今天是爲著我牧會的教會,客家宣教中會山崎教會的建堂費用來募款,山崎教會是2007年我夫妻兩人去開拓的,其實我夫妻都不是客家人,而是第一代的基督徒。我們在高中信主,在政治大學受造就。信主之後,我的父親生意失敗,家庭破產,按照一般大學生,應該是拼了命趕快找工作賺錢,其實我從大二開始,我都是學習憑信心生活,一直到讀到碩士畢業。我也可以繼續念博士,然後在大專教書,這樣至少收入會不少。但是上帝呼召我們夫妻成為傳道人,兩個人碩士畢業後,我們加入校園團契,在校園團契的服事時,我得到了鼻咽癌,期數將近末期。感恩的是上帝還是讓我有機會繼續服事。 在校園服事10年之後,我們決定轉變服事的規畫,調整成教會牧會。本想到鄉村服事,沒想到上帝在我們神學院畢業之前,派我們到客家,負責開拓教會。2007年開拓, 2010年升格堂會。雖然升格堂會之後,我的聽力逐漸消失,不過上帝的能力卻依然超過我們所想的。2010年底,教會結存金超過一百萬,就準備買禮拜堂。2011年下半年尋找禮拜堂的場地,附近的地價是一坪25萬,一棟4樓的房屋,土地15坪要賣到1300萬。結果上帝讓我們看到目前聚會的空間,開始是開價695萬,只有一樓。大家非常喜歡,決定先回去禱告。一個月之後,有一天我經過這個地方。發現換了仲介公司,開價變成595萬,還是只有一樓,大家再回去禱告,又過了一個月,有一天我要去教會,心中有個聲音說去看看,一去,發現教會二樓的房子也要賣,剛好是正上方三間的套房。 我們決定開始談價格,最後是945萬完成,總數(包括裝修)花了將近1200萬。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需償還的貸款金額仍有540萬,請大家為我們禱告。 另外教會尚未購買牧師館,因為在07年開拓時,一開始我們是住在三、四樓,但是考慮主日學以及幼兒的家庭需要,我們將牧師館變成幼兒室以及主日學教室,然後我們家搬出去。牧師館的房租費用是我們自己承擔,搬出去六年多來,只有半年有一小部分的補助,但是上帝也沒有讓我們缺乏過,未來如果上帝開路,或許可以購買牧師館、甚至是更大的空間,變成長老教會客家宣教的中心。請大家為著我們教會、為著客家宣教的事工代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