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2 一生的交託 講員:楊順傑神學生

張貼者:2014年11月8日 凌晨1:41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4年11月8日 凌晨1:41 更新 ]
題 目:一生的交託
講 員:楊順傑神學生
聖 經:馬可福音 10章17-31節

語音檔下載

    這段經文是馬可記載一位少年財主的故事。大家對主耶穌呼召他的門徒來跟隨他的故事並不陌生。無論是耶穌的時代還是現代,這個回應呼召的行動看起來是簡單,不過對一般人踏出第一步,離開自己習慣的環境,其實沒那麼容易。
    經文的背景,是耶穌要去耶路撒冷,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就是耶穌要開始… 走向那條十字架受苦的道路,在不久之後,祂的學生們也要承接大使命,也是這個時候耶穌教導學生來認識祂的身分,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門徒,這段少年財主尋找永生的故事,會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一、放下自己的眼光,轉眼仰望神
    有一個人,馬太說他是少年人(太9:20,22),路加說他是做官的(路18:18),馬可說他的財產很多,所以從這些經文,我知他是一個少年的財主。
第17節記載有一天,耶穌和祂的學生要出發去傳道的半路,他突然間跑過來,跪在耶穌的面前,對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這是一個非常使人注意的求教方式,當他聽到耶穌要從這裡經過,不管他做官的身分是多麼高貴,趕緊跑到祂面前跪在耶穌眼前,當時那麼多人看著他,當然我們不用太急著去肯定他的謙卑,因為當時很多的猶太人都相信死後還有性命,並且對這個願望充滿期待,馬可也相信這種未來的永生。
    錢財地位物質的享受,是世間的人所追求的,這個少年財主不滿足,因為他還想有進一步的永遠性命,耶穌的名聲吸引他,所以他帶著熱誠來見耶穌,相比較之下,耶穌在一部份就和他不同,耶穌說:你為何稱我是良善的。耶穌明顯將財主的眼光從『自己』轉移到『上帝』的身上:我相信耶穌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思考,只是熱誠的侍奉是不是能提升我們的生命,而是我要仰望上帝,才得的生命的提升。
    我們將眼光放在自己的時候,彷如一艘迷航的船,向著錯誤的方向前進。耶穌要財主,放下自己的眼光跟自義,對準方向仰望上帝,就不在永生的路上失迷方向。或許我們也要好好的想一想,在忙碌的工作中,或是在教會的服事中,我是不是也將信仰的重點放錯了。耶穌在提醒咱,認識上帝才是信仰的根本。
二、耶穌要我們,全然委身獨獨跟隨祂
    針對少年財主的求問,耶穌繼續用『對人』跟『對上帝』兩個不同的層面的律法來引導他。『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 這個年輕人回答:我從小時候都遵守。耶穌肯定他,並且愛他,然後又提出一個問題:『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其實耶穌不是要每一個人都賣掉所有的財產,因為耶穌知,財主太依靠他的錢財,以錢財代替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地位。耶穌是一位善良的夫子,他知道少年財主用守律法來告白他的生命,但是耶穌用愛跟憐憫的方式去鼓勵他,祂希望他也能變賣他的財產,去救濟窮人。其實耶穌只是在對他講,你可以更好。或許我們也時常認為我已經做真好了,不過在跟隨耶穌的道路上,耶穌要我們放下,我們心中所認為的倚靠,獨獨來跟隨耶穌。
三、放下全部的困難
    再讓我回到經文,少年財主無法回應耶穌的要求,馬可說:他憂憂愁愁的走了。從一個不管別人的眼光 跪在耶穌面前的開場,到憂憂愁愁的離開,讓我們感受到婉惜。耶穌藉這個機會來教導祂的學生,表面上是因他的產業很多,實際上卻是他過度依靠他的財產,放下對他來講是何其的困難。經文中彼得真得意,他對耶穌說:我已經撇下,一切所有的跟從你了,不過我們詳細地來思考,我們有比財主好嗎?我們有真的放下自己嗎?
在進入神學院之前,我是一間貴族學校的老師,這個學校的學費很貴,一學期要36萬左右,相對的學校對我們這些老師的謝禮也不少,另外我又在大學兼任講師,又因為自己的專業,校長也要我負責電腦中心的業務,這間學校所有關係著電腦的軟體跟硬體都是要我來處理,我的手下有5位同仁,電腦中心也可說是我的世界,我在這裡得到工作上的滿足和上司同仁的敬重,在教會我也是認真服事,我好像遵守著上帝給我的誡命,努力工作做一個好基督徒、好榜樣,來榮耀上帝。耶穌的話像一面鏡子,照出少年財主的問題,同時也照出我的問題,原來我所看重是、金錢、地位、名聲、倚靠是別人讚美。我自義讓這些無法放下的東西取代上帝在我心中的地位。直到一日讀經時讀到:約翰福音的21章15節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21:16節
    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21:17節
    耶穌第三次問他:“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問他:“你愛我嗎?”就憂愁起來,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我在主的面前深深的悔改,向主回應說:主阿! 我不愛憂憂愁愁,我要跟隨你。雖然我尚不知以後的日子上主的要如何引導!感謝主。
看見少年財主的離開,耶穌的學生接著問:這樣誰能得著呢? 也是說若是標準那麼高,有人可以做得到嗎?
四、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你能感覺到耶穌的學生,這時像是洩氣的氣球,好像沒指望一樣。 當然耶穌知道問題的解答,他在眾人前宣告:『在人是沒辦法,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耶穌清楚告訴學生,人無法救自己! 也就是人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取得進入上帝國的資格,必須要用上帝的方法,就是完全接受並且信靠耶穌基督,這個宣告讓學生看見希望和出路。
    主耶穌說過:『我的擔子是輕省的』,要體驗主耶穌所說的輕省,就必須遵行耶穌教導的去行,就是懂得抽離我們生命中,認為放不下的東西(包括我們的金錢、地位、名聲、恩賜….),學習懂得放的下,在你面對你自己生命中的十字架,主耶穌鼓勵我們,不要逃避它,也不用羞愧,勇敢地把它背起來,帶到主面前,上帝應許我們他的恩典夠我用。
    這個少年財主尋找永生的故事告訴我們,想進入永生,必須放下自己、倚靠、跟隨主而行,然而這種放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是基督徒一生持續的的工作。我們領受耶穌的愛跟呼召來走天路,就要經歷不斷的『放下和倚靠』,不斷的放空自己,當自己無法做到時,要記得耶穌說: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因為耶穌才是我們所有的倚靠。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