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6 誠信 講員:陳勝三牧師

張貼者:2014年2月22日 凌晨12:09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4年2月22日 凌晨12:09 更新 ]

YouTube 影片

題 目:誠信
講 員:陳勝三牧師 
聖 經 節:馬太福音5章33~37節;民數記30章1~2節


    這些年來,每到年底,媒體與公益機構就會請社會大眾就專家學者所提出代表當年的若干字中,投票選出一個字來代表當年的社會光景和人心感受。那麼台灣2013年的代表字又是什麼呢?就是「假」。去年確是發生許多令人心驚膽顫的食品安全問題,如油、米、飲料、澱粉……等,竟然都摻假。「假」不是去年的食物問題而已,其實台灣社會早就充斥「假」:市場上仿冒品比比皆是、假出品真退稅、假結婚、作假帳、公共工程偷工減料或虛報高價……這些情形在台灣社會屢見不鮮,虛假不實是早已普遍存在的文化;政治人物為了選票,更是昧著良心,睜眼說瞎話。耶穌所說的「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太五:37) 這樣真誠、信實、純真的社會何時才能擁有呢?
    以色列人是誠信守約的民族,拉比一向教導人要實話實說,人若不守承諾就與拜偶像同樣邪惡,尤其是Shammai(撒買)學派更是嚴謹,如平凡的新娘硬稱讚說成「美麗的新娘」這樣的客套話,也是禁止的。因上帝是信實的,祂的應許必實現,祂永久守約,在舊約我們常可看到上帝親自說祂記念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與雅各、以撒、亞伯拉罕的約 (出二:24、六:45)。以色列人若起誓或許願,就必遵行,因十誡中有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所以凡以上帝之名起誓說某件事是真或立下諾言(許願),若不以誓言當真則犯了妄稱上帝之名的罪。(參民數記30:2、申命記23:21-22)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對起誓有時犯了輕忽之弊,日常生活中有時隨意的以誓言作為開始,類似口頭禪,如美國人常說的"My God"或"Jesus",其實卻跟敬虔或呼求一點關係也沒有。
    另一種是詭詐性的逃避發誓,他們認為凡指著上帝的名所起的誓必須絕對的遵守,而不提上帝之名的就可以不遵行,如指天指地、耶路撒冷、自己的頭、祭壇等(參馬太五:34-36)。
    他們以為這些沒用到上帝的名,就與上帝無關,其實大錯特錯,耶穌就說到天是上帝的座位,地是上帝的腳凳,耶路撒冷是上帝之城,人的頭並非真屬於自己掌控,連頭髮變白變黑也無法隨己意,生命是上帝的,保羅說:「身體是上帝的殿。」(林前3:16)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任何事物都與祂相關,都應鄭重其事。以色列人起誓也是常有的事,如創世記24:2-3;保羅也發過誓(林後1:23、加拉太1:20)。
    馬太五章33-37節:「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 神的座位;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這段聖經,耶穌教訓人的重點在於人要真心的信,不可詭詐或隨便起誓。詩篇24:3-5:「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 神使他成義。」
    美孚石油公司曾有一次向廚具商猶太人喬費爾訂購三萬把刀子和叉子,約定日子、地點交貨。喬費爾拿到合約立即請廠商製作,每隔一段時間就向廠商催促,但對方不是很認真,以致時間非常緊迫,恐會延誤。最後終於趕出成品,但卻來不及運送到芝加哥,喬費爾是猶太人,他立即包機,專程運送三萬把刀叉,為此他額外多付了六萬美元的航空費。一些同行知道這件事後,大都不以為然!「有必要為了三萬把刀叉,多花六萬元嗎?」喬費爾嚴肅的回答:「猶太人就是這樣,哪怕是因為別人的因素而造成損失,生意人没有任何理由,就是要依照合約,這是誠信原則。」這件事後,商界都知道這位做生意注重合約誠信的猶太商人,於是大量的訂單湧入,因為大家都樂於與他做生意。
    上帝是信實、守約的上帝,祂記念祂的約,絕不背信,人亦當如此,期待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讓這個社會是個誠信的社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