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顯明生命之道 講 員:陳勝三牧師
聖 經 節:馬太福音5章13~16節;利未記24章1~4節
所羅門王是一位智慧聞名的王,曾有鄰國派使臣來進貢,當獻上禮物後,也呈上兩籃花。並說”智慧的國王陛下,這兩籃花一籃是鮮花,一籃是人造花,兩者都這麼漂亮,讓人很難分辨真假。尊貴的王阿,您的智慧名揚四海,請陛下辨識一下,究竟哪一籃是鮮花? 我國的人民必會稱頌陛下的大智慧。”所羅門王知道他想考驗自己的智慧,於是就命人將花籃送到花園去,過了一會兒,便邀請賓客與大臣同往花園賞花。王宮的花園裡鮮花盛開,五彩繽紛,花香撲鼻,蜜蜂更是忙著採蜜,王看了一下兩只花籃,會心一笑,很輕易的便指出那籃鮮花來。顯然真花才有生命,也才能吸引蜜蜂,所羅門王的智慧真是令人嘆服。
所羅門智慧的訣竅在於他看清事務的本質,真花會自然呈現生命的特質,人造花則只是外觀漂亮而已。真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會自然呈現屬基督的生命品格,而結出美好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五章13~16節對那些跟隨他的人說”你們是地上的鹽,是世上的光。”耶穌說你們是鹽,是光,而不是說你們要做”地上的鹽,世上的光”。這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是鹽”,”是光”,這好比花就是花,跟做花做一盆人造花是完全不同的。基督徒也是一樣,如果你”做”基督徒,也會做的很辛苦,也有些人會跟牧師反應,做基督徒真的很辛苦,如果真是要用”做”的,當然會辛苦,但如果耶穌的生命真在我們之中,我們就自然活出基督生命的本質,那就很自然一點也不辛苦了。這代表我們的生命本質就是鹽,就是光,這是自然呈現出來的生命特質。約翰福音第一章第四節說”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當人有了基督的生命,我們就是鹽,我們就是光,因基督在我們裡面成為我們的生命(加拉太書第二章二十節”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這就像鮮花一樣,自然的散發香味與蜜汁。沒有真生命,要做光做鹽,靠自己是很困難,做不來的。
一、講到鹽我們想到:
1.調味:鹽是人畜的必需品,是身體不可或缺的,鹽分不夠會沒有力量,食物沒鹽,會淡而無味不好吃,加了鹽才能成為美食。基督徒在這是上是否成為人間的美味,人們是否從我們這裡得到福氣,是人們樂於接近與跟隨的對象呢?路得記裡我們常只記得路得的美德,卻忽略的他婆婆拿俄米。路得原是摩押的女子,根本不配進上帝的會,然而他卻成了大衛王的祖先,是彌賽亞的先祖,這都歸因於他有明智的抉擇。路得跟他的婆婆拿俄米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哪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是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降罰與我。”其實拿俄米的丈夫死了,路得的丈夫也死了,她丈夫的兄弟也死了,婆婆還能給路得什麼指望呢?為何路得還選擇跟隨拿俄米呢?想必拿俄米如鹽一般美好美味的生活見證,吸引路得,讓他確信他跟隨的是蒙福之路。
2.防腐:鹽具有防腐作用。食物經鹽處理醃漬之後,魚菜肉等都能存放很久,並保持新鮮。我們的生活見證,能顯出鹽的這種功能嗎?在這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的今日,是否能夠由於基督徒的存在,能使這個世界不要繼續腐敗,使世人更加清潔無污,從而使道德提升呢?
3.和睦的鹽:利未記第二章第十三節說”立約的鹽”,要獻給上帝的祭,一定要加鹽。我們是否能發揮鹽一般的功能,使神與人之間合諧親密。馬可福音第九章五十節也說”你們裡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歌羅西書第四章六節”你們的言語要常帶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基督徒在這世上應促成”人與神”及”人與人”的和睦親密關係。
二、耶穌也說我們是世上的光,講到光我們想到:
1.光是被看見的:光是無法隱藏的,可以顯現的,如城造在山上一樣。我們的日常生活言行是否顯出可被看見的光呢?我們在禮拜堂、學校、工作場所及家庭等,是否都一直顯出基督的光,帶給人光明呢?
2.光是指引:正如燈塔的光,使航行的船隻知道方向位置而安全行駛。基督徒也要指引世上光明及正確的道路。
3.光是警戒:如同我們常看見的紅綠燈、閃黃燈、閃紅燈。這些燈號都是提醒我們要注意,跟隨這些燈號,我們能知道何時能前進,何時該止步。基督徒應要能成為指示的燈號,指引人們認識上帝。
基督徒的好行為是要使人看見上帝,榮耀上帝,而不是誇耀自己。穆迪是一個偉大的佈道家,曾有一群青年人一起參加一個通霄禱告會,早上正好遇見穆迪。穆迪就問他們做什麼?他們說我們通宵禱告,接著對穆迪說”你沒看到我們臉上發光嗎?”穆迪只禮貌的回答說”嘿,人家摩西臉發光,自己都還不知道咧”。我們基督徒有時候也是會自己誇口,誇口自己有多熱心,多勤奮禱告,可如果這些都是用”做”出來的,可能我們會覺得辛苦異常,但如果我們是生命真正活出基督的本質,讓人們真正領受到,那我們就真正是耶穌所說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