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5 看見就憐憫他 講員:詹燦東牧師

張貼者:2013年12月21日 清晨5:28未知的使用者

YouTube 影片

題    目:看見就憐憫他
講    員:詹燦東牧師
聖 經 節:路加福音10章25~37節 

語音檔下載

    我在兩年前讀過一本書告訴我們用自己信仰故事來講上帝的故事,這本書改變我講道的內容。我很注意教會禮拜的吟詩,因為教會吟詩代表我們的感謝、回應與告白,我很愛音樂,我的鋼琴是跟我母親學的,我爸爸是主管,我的家大約有這間教會的3倍大,我家有僱用很多工人,掃外庭的2個、煮飯的2個、洗衣服的1個、掃客廳的1個、司機1個、三輪車伕1個;我家有3個門,有大門、中門及小門,大門給貴賓走,開啟大門前我們家都會叭一聲,所有工人都要排隊歡迎貴賓蒞臨,若是朋友或教會青年團契則由中門進入,小門是給我們家工人及餵狗的人進來,我們家4個角落有4隻狗。
    有一次吳傳道按我們家門鈴,看門人問我媽媽說:「吳傳道來訪要給他走大門、中門還是小門?」我媽媽回說:「吳傳道是上帝的僕人給他走大門」,吳傳道嚇一跳說糟了他穿拖鞋,我媽媽跟他說:「沒有關係,你是上帝的僕人到我們家不能走中門,要走大門」。從此,我們家工人都知道傳道及牧師要走大門,再過沒多久,有一位聖歌隊長從我們家中門要進來,守門的人問我媽媽說:「聖歌隊長要給他走什麼門進來?」我媽媽回說:「聖歌隊長要走大門進來。」凡在教會做幹部、長執在我們家都要走大門,進來後要在大客廳或中客廳由其自己挑選。
    我都知道我爸爸什麼時候要領薪水以及辦公室在哪,因為他要領錢我也要領錢,但是我爸爸在領薪水那日就會拿一個信封袋裝薪水的十分之一,接著五點下班後就先請司機開去教會把薪水的十分之一拿給牧師,然後才回家將十分之九交給我媽媽,這些我都看在眼裡。我爸爸到教會聚會不坐車,都騎腳踏車,所以我也要跟著騎腳踏車,有時會問爸爸為什麼司機不來載?爸爸說來教會大家都一樣,所以我們父子就騎著一台腳踏車去教會,那時我初中三年級。
    爸爸要我當醫生,但是上帝帶領我當牧師,在神學院時一位加拿大老師聽見我彈聖詩便邀我去他家,並要我在三天後神學院大禮拜彈琴,我覺得簡單便答應,因為一首詩我只要彈五次就會了,後來在禮拜結束後,他告訴我他覺得我在演奏而非禮拜司琴,即使彈得好,卻感覺不到是在讚美上帝,要我下禮拜再嘗試。連續六次都不及格,我便問他說要怎麼彈才好,他說:「第一,你的心要讚美上帝;第二,你要明白你所彈的聖詩歌詞意義」。第七次禮拜彈琴還是不及格,他說:「你彈的時候想我跟你說的話並沒有在想詩」被糾正了十次我才終於慢慢學會。
    今天的聖經節大家從小就常聽到,但每次感受都不同,耶穌說這個比喻是在教育、提醒幫助我們成為耶穌所期待有活命的基督徒。希臘文說的生命有兩種,即肉體的生命與信仰的活命,信仰的活命不會死,肉體的生命會死。這個比喻是要我們從生命走進活命,活命會活,它的糧食是上帝的話,它的力量是聖靈的幫助。所以如果沒有聖靈的幫助,人無法活出活命。
    路加福音第一章至第七章,耶穌遍走各城入會堂教導人,傳上帝的福音。那些法利賽人不知道怎麼處理,因為聽耶穌講道的人很多,第八章說有五千人,很多人到耶穌面前聽耶穌講道,耶穌講道完還行神蹟,但最後大家都為了看神蹟找耶穌,耶穌說我不是為了神蹟而來而是為了福音而來。
    世界上有很多自私的人,自私會造成很多問題,腓立比書第一章,教會有分黨的、有愛主的,也有相嫉妒的,昨晚有一個人來找我,本來我只有30分鐘跟他談,後來卻談到12點,因為他說他不想去教會,他相信上帝,但不信耶穌。為何如此?因為他去的教會有很多製造問題的人,教會為什麼有人不來的確是有它的問題存在,我們必須向上帝禱告把那些問題改正,讓那些離開教會的人回來,因為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就是愛。
    詩篇第1篇第1節:「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有3個動作:「不從」;「不站」及「不坐」 ,現很多青年會墮落就是在色情廣告裡「從」、「站」及「坐」,失敗也於此;但是成功卻也在這3個動作:跟從上帝得到活命;站在教會注目十字架,有一位傳道說自己會當傳道是因為看見一隻十字架斷了,想要去買一隻新的但沒有錢,後來經過一個地方跟人取了補丁,回到家裡坐下來就把十字架補完整了。這三個動作「從」、「站」及「坐」有好有壞,我們要怎麼選擇,我想我們都知道,所以我們不要試探,我們要走主的道路,上帝給我們活命的路,你不跟從反而跟從世界的道路,所以就遇到痛苦,世間很多的痛苦就是這樣來。所以我們對小孩的教育要教他們跟從什麼、站在哪裡及坐在哪裡。
    希臘文的看有4個意思,我有將這4個意思給陳牧師,你們若想要可跟陳牧師索取,希臘文的「看」其中一個意思就是「看了之後知道」。為什麼路加描述一個好的撒馬利亞人願意對不相往來的猶太人伸出援手,因為他「看了之後知道」那個猶太人被搶被打受重傷躺在那裡,就靠近他。若看了之後從旁邊走過去,那跟沒看一樣。撒馬利亞人雖然與猶太人不往來但因為看了之後知道於心不忍就過去幫助,對比利未人及祭司雖然也看了知道有人受傷,但因為他們的規定,如果碰到血就要懺悔一個星期而不願過去幫忙。求上帝憐憫,我覺得制度有時候讓人不敢做,制度並非百分之百是對的,所以總會每年都改制度,因為人不是完全的,是軟弱的,聖經讓我們隨時檢討改變自己。
    憐憫就是看見知道人的需要,心要回應別人的缺乏及痛苦,我們教會剛買牧師館時,看見一位會友在流淚,我問她為什麼,她拿給我一杯米,對我說:「牧師,我們一家四口只剩這杯米,我丈夫沒有工作,我還在坐月子沒有錢可以奉獻教會買牧師館,只有這一杯米可以奉獻,請你諒解。」你們聽了之後你們的心要怎麼回應解決?我的牧師娘回去教會後就把這樣的情況告訴團契會長,團契會長就找5個人,請第一個人隔幾天就帶雞去給那位會友、第二個人晚上帶薑去,不要白天去免得與帶雞的相遇,左手行善不讓右手知道,第3個人隔幾天買5斤米去,都分別訂時間以免相遇,這樣才不會互相比,就這樣5個人幫那位會友坐一個月的月子,有買魚、買肉、買青菜及買薑的,這就是「憐憫」。教會需要憐憫人的人,教會有人遇到困難,你會怎麼做?難道是自己顧自己吃飽穿暖,對那有需要的人只說為他祈禱?上帝安排我們在這間教會,我們就要在這間教會努力成為憐憫人的人,看了之後知道,不可不關己事地從旁邊經過。
    看到有人沒來教會就打電話過去關心,也許他沒來教會就是因為有困難需要人幫助,我們教會的聖歌隊,只要有人沒來聖歌隊,隊員們就會每個人都寫信給那沒來的人問候他為什麼沒來,所以沒來參加聖歌隊練唱的隊員都會提早告知,不會無故不來。「憐憫」是解決人的痛苦,是上帝要我們伸出援手,這就是「愛」。憐憫不是只有看了知道而已,而是要有行動。上帝給我們愛、慈悲及憐憫,願上帝與我們文山教會同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