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3 憐憫人的有福氣 講員:陳勝三牧師

張貼者:2013年11月8日 晚上11:05未知的使用者   [ 已更新 2013年11月8日 晚上11:06 ]

YouTube 影片

題    目:憐憫人的有福氣
講    員:陳勝三牧師
聖 經 節:馬太福音5章7節;詩篇103篇1~18節

語音檔下載
 
    衛理公會的創始人衛斯理,有一次去拜訪英國殖民地喬治亞洲的總督奧格索普將軍,這位將軍提起曾有一位對他發脾氣的人,並說:「我絕對不會饒恕這個人!」衛斯理回應這位將軍說:「那麼,大人,希望你永遠不會犯錯!」衛斯理主要是在提醒耶穌在馬太18章21-35節裡的教訓,那些不願憐恤、饒恕人的,上帝也必不饒恕他們。
    馬太福音六章14-15節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路加福音六章36-37節:「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生而不憐憫人,就是死後不被憐恤的序曲,也就是生前恩慈待人,死後必蒙恩待。
憐憫的真意
    「憐憫」一詞有時譯為「慈愛」「恩慈」或「憐恤」……等,在舊約出現至少180次以上,可見其重要性。「憐恤」不僅是情緒的表達,有人流淚卻毫無意義;也有人激情的表達只是表演,並沒真意。耶穌曾「哭了」,為拉撒路的死而哭,可能是人們不明白真道;耶穌也為耶路撒冷不久要遭遇的災難而哀嘆。
    「憐憫」不是「人道主義」,不是機械式的做善事,有人做好事是為「名聲」或為積功德。憐憫是態度,同時是行動,耶穌的福音重視的是人的態度,人的生命,也就是人的品格和內心的表現,而不是外在的遵守律法條文。基督徒不是自我掌控而是聖靈掌管,使人有重生的生命,成為新造的人,有新生的樣式,如加拉太書二章20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所以憐憫就是讓基督的生命活在我們的身上,以祂的眼光與態度來對待每一個人。
憐憫是上帝的本性之一
    出埃及記三四章6節上帝親自宣吉祂的本性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這真理一再出現在舊約聖經中,如尼希米九章17節:「不肯順從,也不記念你在他們中間所行的奇事,竟硬著頸項,居心背逆,自立首領,要回他們為奴之地。但你是樂意饒恕人,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 神,並不丟棄他們。」詩篇八六篇15節:「主啊,你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103:8)、「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詩145:8)、「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 神;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珥2:3)、「耶和華啊,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拿4:2)
    上帝的憐憫本性,看到在埃及困苦的以色列人,就施大能拯救他們出埃及進入迦南。當世人陷在罪惡死亡時,祂憐憫世人,差祂的獨生子耶穌降世為人,且承擔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耶穌就是上帝親自降世為人,祂在世上也顯出憐憫的本性,如稅吏利未雖被視為罪人,被猶太人排斥,但耶穌呼召他作門徒;耶穌也對稅吏撒該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路19:1-10)害各種病症的人來到耶穌面前祂就憐憫醫治他們;彼得曾三次否認耶穌,但耶穌仍接納;甚至最後被釘在十字架時,但卻說:「父啊!赦免他們。」
    曾有一對老夫婦在雨夜裡找遍了費城的旅館想住一晚,可是都沒有客房,最後到了一家小旅館,值班的小職員叫喬治莫德,他同情這對夫婦,便說:「對不起!因為正逢球賽,天又下雨,客房都住滿了,可是我實在不忍心讓你們兩位老人家在大半夜冒雨另找住處,兩位若不嫌棄,我暫時休息的小房間,就請將就過一夜吧!」第二天老先生充滿感謝的對年青人說:「像你這麼優秀的人,在這小旅舍當帳房實在是委曲,或許有一天,我會蓋一間大旅館,請你來當經理。」年青人只是微笑地點頭致意,然後繼續工作。兩年後,這位年青人收到一張附有車票的邀請函,照著地址前往,才知邀請人是兩年前的那位老先生,原來老先生是大企業家亞士都,他在紐約蓋了一家大旅館,特別請年青的喬治莫德來當經理。
    我們應時刻省察自己,是否讓聖靈管治我們的生命而活出基督的樣式?對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或所接觸的人是否顯出恩慈憐憫的心與行動呢?「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期待我們每個人都有顆憐憫的心,都能活出基督的樣式,讓世界更美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