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貴重的和卑賤的器皿
講 員:石清洲牧師
聖 經 節:提摩太後書2章14~26節
語音檔下載
1.致意互上帝看做可取的
「你著將諸個代誌互人記得,也佇主的面前吩咐in:呣通因為言語來相諍;這是無利益,閣會敗壞聽的人。」(提後2:14)
教牧書信是針對靈智派的異端寫的;靈智派愛用冗贅的言詞和理論,把基督教變成一種哲學,而不是一種信仰。有些人空口的談論,多過實際的行動。若世界上的問題能夠憑空談而獲得解決;這些問題早應該解決了。但是言語並不能代替行動。
辯論:輸就是輸,贏也是輸。輸的都會不服氣。所以要「輸輸阿贏」。基督教道理不能用辯論讓人信服。乃是生命見證讓人願意相信。
有個人住的是日式平房,屋子後面有一片空地,所以在後院開闢了菜園,種了一些菜。但隔壁鄰居在他們後院養了十幾隻生蛋母雞,經常跑過來把菜園弄得一蹋糊塗。他向鄰居提過很多次,希望他們把母雞關起來。鄰居只是很客氣的道歉並答應,可是從來沒有行動。後來,這個人準備了一袋雞蛋,趁鄰居小孩過來家裡玩時讓他帶回去。第二天鄰居太太過來道謝。「不用客氣,我們家雞蛋老是吃不完,請您幫忙吃,免得擺壞了。」鄰居太太驚奇地問:「我沒看到你們家有養母雞啊,怎麼雞蛋會吃不完?」「每天在菜園隨便就可以撿到好幾粒雞蛋,怎麼吃也吃不完。」第二天起,他們家的母雞就再也沒跑過來了。
解決問題不一定要用固定方法,能讓別人及自己都圓滿的結局,就不會有後續的問題及麻煩。偶爾犧牲幾個雞蛋也無妨,但看我們在意的是雞蛋,還是菜園。格局放大,很多問題就可以自然解決。
「照正意來開拆真理的道」:「正意開拆」是不偏不倚的切開。父親把食物分開,讓家庭中每人都得到應有的份量。祭司將祭物依正等分分割。開車在一條直路上;或在田裡耕一條直的犁溝;或把石塊切成方正。按正意分解真理的人,是能夠駕真理在直路行走,不會被誘惑或走進不相關的叉路;把真理的每一部分,按正確位置安放。
若跟父母親有糾葛,還是要寬恕並祝福他們。如果沒有這麼做,內心的匱乏就會一直存在,內心的匱乏將導致生命的匱乏。跟父母親的關係在和解的狀態,才能活出富足的生命。因為幸福是一份很深的感恩。如果沒有感恩,就體驗不到幸福。即使有丈夫、小孩、父母、公婆,如果無法看到他們的好,就不會感受到幸福。感恩是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心靈的家。當你回到家,你就會有一份幸福感與滿足感。
2.做貴器的器具,成聖,合佇主人的路用
「所以人若清氣家己,脫離諸個,就欲做貴器的器具,成聖,合佇主人的路用,便便通做逐項好的事。」(提後2:21)
教會由屬上帝的人所組成。只要有人,就會有人性的橫切面。耶穌在麥子和稗子的比喻中講的真理:早期它們混雜一起生長;樣子相像,甚至農人也不能把分別。耶穌在撒網打魚的比喻中也說同樣的道理,魚網中包括各類的魚。教會也一樣,教會是一個人混合的組織。人不需要妄作判斷。上帝到最後的審判,自然會把他們分別出來。
3.追jip義、信、仁愛、和平
「著閃避少年人的私慾,來及許個出佇清氣心求叫主的人相及追jip義、信、仁愛、和平。若是愚戇無學問的辯論,你著離開in,因為知對諸個會生出冤家。獨主的奴僕呣通冤家,著溫柔來款待眾人,gau教示,忍受侮慢。」(提後2:22-24)
「少年人的私慾」:急躁,做事不按部就班。不接納別人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則又誇張狂傲;喜愛爭論,就是多說話,少做事;愛好新奇,喜新厭舊,低估經驗的價值。
基督徒領袖不要參與無意義的辯論。現代的教會常為一些瑣碎無意義的事辯論;而與生命、教義和信仰有關的重要問題,則很少談論。23-24節兩次說『冤家』。『冤家』都是由所說的話引起的。
結論:
「呣通因為言語來相諍;這是無利益,閣會敗壞聽的人。你著致意互上帝看你做可取的,做免見誚的做工人,照正意來開拆真理的道。」(提後2:14-15)
「所以人若清氣家己,脫離諸個,就欲做貴器的器具,成聖,合佇主人的路用,便便通做逐項好的事。」(提後2:21)
藉著這些經文,我們可以再次的思考,要如何才能合佇主人的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