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信仰與傳統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聖 經 節:使徒行傳11章1~18節;阿摩司書5章22~24節
語音檔下載
今天使徒行傳11章的經文,談到彼得回到耶路撒冷時,與其他猶太基督徒的一場辯論。在上一次的講道中,有提到彼得因為領受上帝給他的異象,又看到哥尼流這些外邦人領受聖靈,所以才注意到原來上帝也揀選外邦人,也拯救外邦人。但是當他從凱撒利亞回到耶路撒冷的時候,卻因為這個事件受到猶太基督徒的指責。因為當時的猶太基督徒還保留以前猶太教的觀念,就是人若是要親近上帝,成為上帝的百姓,就必須要受割禮,就是割包皮。猶太人割禮的源起在創世紀17章,上帝要與亞伯拉罕立永遠的約,所以吩咐亞伯拉罕的家人、奴僕、子孫都要遵守這個約,要祝福他與他的後代。創世紀17:1-2上帝對亞伯拉罕說:「我是全能的上帝。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上帝與人以割禮來立約,是要人時時刻刻記得要在上帝的面前做完全的人。但是後來的猶太人卻將割禮當作是一種入教的傳統,只要有人要入猶太教,就需要受割禮,因為割禮得到潔淨,自己就永遠平安無事。
傳統不是不好,一個民族的傳統,所代表的是這個民族的文化風俗,以及過去的歷史。但是有時候人會以為傳統就是信仰,甚至將傳統來代替本來的信仰。曾經有一個法國年輕人來我們教會,說是想要在禮拜堂禱告。等他到了禮拜堂之後,就問有沒有蠟燭。我就回答他我們沒有在禮拜堂點燭禱告的禮儀,結果他就走了,邊走邊說歐洲到處都有蠟燭可以禱告。當時我聽到了覺得很奇怪,基督徒沒有蠟燭可以點,就無法禱告了嗎?一定要在禮拜堂跪在地上點燭禱告,上帝才會垂聽嗎?當然我知道點燭這是歐洲許多教會的傳統,但是這不是基督信仰。主耶穌教導我們禱告要先求上帝的國實現在地上、要奉主得名來求,禱告要警醒要認真。保羅教導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雅各書教我們要憑著信心禱告,要互相代求。這才是基督信仰,因為禱告是上帝兒女的權柄,使我們可以透過耶穌基督、透過聖靈與上帝交通。所以我們無論是在何時、何地,做任何事時都可以奉主的名向上帝禱告。
除了割禮以外,猶太人的另一個信仰禮儀就是「獻祭」。獻祭本來是上帝所設立,目的是使人有悔改、得到潔淨,在上帝面前成為完全的機會。但是在主耶穌的時代卻變成買賣賺錢的道具(換錢、交易祭品),甚至變成比賽誰比較敬虔的遊戲。我們看見當上帝所設立的信仰原則,被人轉化變成某一種傳統風俗時,有時信仰就會變質,使人忘記本來的信仰是甚麼。所以上帝就賞賜牠的獨生聖子耶穌基督在我們中間,不再需要透過在聖殿裡獻祭物的方式,是以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寶血獻祭,為我們除去一切的罪惡,使我們有機會因信主耶穌,成為上帝的兒女。所以我們必須要思考,在我們的教會生活中,哪一些是永遠不變的信仰原則,哪一些是可以改變的教會傳統。
從我還是神學生的時候開始,就一直聽見有些教會為了「換椅子」的問題在爭吵。這些有「換椅子」問題的教會,大部分是公寓型的教會。因為他們空間有限,所以如果要辦社區活動、福音晚會就必須將禮拜堂的椅子搬離開原地,才有辦法使用場地。但是禮拜堂的椅子都是像我們禮拜堂這樣的木頭長椅,若是週間有很多社區活動的教會,就必須要每天有人來搬椅子。所以有人就會提議教會換成較輕便的塑膠椅子,或是可以變形組合的椅子,可能坐起來比較舒服。將來要辦社區的活動或是其他福音的活動,在場地的利用上會更方便。但是反對的一方就認為,這種木頭長椅是會友存很久錢買下來的,是代表教會對上帝的敬虔,坐這麼久大家也習慣了,突然換掉就會造成大家的不方便。這樣來看,雙方的觀點都是為了教會群體,也很有道理。但是哪一方的觀點才符合教會原來的使命呢?才是基督徒應該有的信仰表現呢?我們可以很舒服地吹冷氣在禮拜堂聚會,因為這是上帝的恩典,也是我們的福氣。但是我們也需要了解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不是為了自己的習慣,以及過去的傳統。好的傳統我們應該要努力保存,但是不好的傳統,或是將信仰變質的傳統,我們就應該要小心。
阿摩司書5:22-24說:「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當信仰變質成為形式上的傳統時,無論我們用何等豪華的方式來敬拜上帝,上帝都不會接受。只有當我們用心學習信仰,以上帝的命令來行事時,上帝才會悅納我們的敬拜。最近在台灣發生許多社會事件,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政府錯誤的決策,以及管理上的問題導致事件發生。國軍洪仲丘遭虐致死案、苗栗大埔強徵農地強拆民宅案、核四停建案、官員議員貪瀆案等,還有許多事件影響我們全國百姓以及受害家庭的權益。彌迦書6:8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古代的以色列人將對上帝的信仰,看作是一種形式上的傳統。他們認為信仰就是行割禮、到聖殿獻祭就好了。他們對於社會上存在不公義,都當作沒看見。他們甚至以團體的力量,去迫害弱勢、貧窮的人。不僅如此,連他們君王、政府也是行上帝所看作惡的事。結果就是上帝使他們的國家亡國超過2000年。基督徒對於社會上所存在不公義的事,或是不公平、不合於上帝心意的事,應該勇敢出來對抗。沒辦法去參加抗議的,也應該要來關心這些事件,從這當中找到上帝要求我們應該做的事,在我們的生活中施行憐憫與公義。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將這樣從信仰來的影響力,來影響我們身邊還未覺醒的人。
當使徒彼得回到耶路撒冷後,這些猶太基督徒質問他,為什麼與這些未受割禮的外邦人一起吃飯,彼得就從上帝怎樣使他看見異象,一直講到這些外邦人從上帝那領受聖靈的洗禮。這些猶太基督徒一聽到這些事都靜默不語,不再論斷彼得與外邦人吃飯的事情。因為他們發現一件事,就是基督信仰已經超越他們祖先的傳統,上帝手所作的超過他們所想像的。他們若是繼續阻擋傳福音給外邦人,就是在阻擋聖靈的工作。所以他們順服上帝就說:「這樣看來,上帝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他們就將這些發生的事情,歸榮耀給上帝。約翰福音4:24主耶穌說:「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當基督徒在敬拜上帝,除了需要以合宜的禮儀來行,還需要以心靈(內在的靈)與誠實(真實、真理)來敬拜上帝。不只在禮拜堂,還要在我們的學校、工作環境、家庭這樣來行。因為上帝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上帝。祂所差派的聖靈在我們裡面也在我們中間。
親愛的兄弟姊妹,我們應該來思考從聖經中,從聖靈的引導中,我們所學習到的真正的信仰是甚麼。信仰不只是一種敬拜的方式或者是祖先的傳統,應該是一種將基督生命真實的活在人間的行動。是遵行上帝的命令去彼此相愛、去行公義與憐憫。是順服在聖靈的引導中,看見上帝的奇妙作為。並且學習主耶穌為我們犧牲奉獻的精神與態度,去面對在我們身邊每一個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