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未來,一直來
講 員:陳良智傳道
聖 經 節:使徒行傳21章1~14節
語音檔下載
我在2004年就讀政大時,才開始來文山教會聚會,後來也把會籍轉來。在一段時間的聚會之後,感謝牧師跟教會的推薦,報考了台灣神學院,下個月就要到高雄鹽埕教會就任傳道。在離開台北之前,感謝牧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來跟文山的會友辭別。
今天選擇這個經文也是一個離別的經文,這是發生在保羅第三次旅行傳道的結束。使徒行傳20:16提到,因為保羅打算在五旬節前抵達耶路撒冷,所以也不繞回去他熟悉的以弗所教會,而是請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來到米利都,在那裡跟他們訣別。
從米利都開始,我們看到保羅的行程就是沿途拜訪信徒,同時也跟他們訣別,因為保羅受到聖靈的啟示,知道有捆鎖與患難在前面等著他,或許會在耶路撒冷殉道,所以與這些會面的信徒們大概沒有機會可以再見面了。
從經文可以看到,保羅離開米利都之後,沿途經過哥士、羅底、帕大喇,到了泰爾,又離開泰爾,經過多利買,來到該撒利亞,住在腓力的家中。可以說不管停留在哪裡,都有信徒來勸阻他不要去耶路撒冷。在泰爾找到的門徒也同樣勸阻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這裡沒有很明確的指明是誰的門徒,如果是耶穌的門徒,那麼就代表是在教會中相當有權柄的人,這些有權柄的人受到聖靈的感動,都來勸阻保羅不要前往耶路撒冷,但是保羅還是執意要前往。
到了腓力的家,聖經提到腓力有四個女兒是說預言的,這句話在希臘原文中是用片語方式呈現,或許他們平常就會說預言,也有可能是指他們見到保羅之後對他說了預言。若是後者,也有可能是跟保羅說前方有捆鎖跟患難等著你,還是不要去吧!
之後又來了一個先知亞迦布,他還隨手拿了保羅的腰帶當教材,綁起自己的手腳說這個腰帶的主人也會這樣被綑綁交給外邦人。大概是因為亞迦布使用的教材,讓人印象深刻,這下連同行的人都一起勸阻保羅不要去耶路撒冷。
保羅之所以會去耶路撒冷,其實跟亞迦布這位先知有點關係,在使徒行傳11:28說亞迦布到安提阿教會預言了天下將有飢荒,所以安提阿教會就委託保羅跟巴拿巴將大家捐獻的款項交給耶路撒冷教會,保羅之所以堅決要去到耶路撒冷有可能就是要完成這項任務。
但即便是這樣,保羅為何仍執意要去耶路撒冷?也有可能他腦海裡又想起司提反的殉道,雖然前方有捆鎖和患難等著他,但是殉道者的身影對保羅來說,卻是更令人嚮往的。然而,無論是保羅或者是其他信徒,他們恐怕對未來都不是完全的知道。他們也許是受到聖靈的啟示,也許早就知道保羅素來在外邦的地區得罪猶太人,這次回到猶太人的大本營:耶路撒冷,猶太人又豈會善罷干休呢?保羅如果去到耶路撒冷,特別是去到耶路撒冷的聖殿,猶太人一定會藉口保羅褻瀆聖殿,進而煽動群眾用石頭砸死保羅。
保羅跟其他信徒們都知道前方有患難,但是兩邊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一邊是執意要前往赴死,另外一邊則是認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到這裡,我們可以來反思一下自己,我們對於一直來一直來的未來是採取怎樣的態度呢?是能避則避,還是勇往直前?
對我來說,要離開台北,搬到高雄,也可以說是很大的患難,因為我的家當很多,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打包完成,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對巧君來說,等於他要放掉台北的教琴工作,在高雄重新找學生,在經濟上也是會有很大的焦慮。當然我們兩個人的患難,對在座來說不過是小兒科,很多人可能要承擔更多更多的壓力,背負更多更多的經濟重擔。學生有學生的課業壓力,出社會的人也有事業的壓力;有人的經濟壓力可能是一兩百萬,有人的經濟壓力甚至是一兩千萬。
但是除了生活上的壓力之外,也許最容易被我忽略的是時間上的壓力,我們常常都會誤以為現在所過的生活就永遠會是這樣了,功課永遠這麼多,工作永遠這麼忙;小孩永遠都是那麼難教,父母永遠都是這麼講不通。但是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事情並不會永遠都是這樣。
我的二嬸婆幾天前過世了,應該已經有一百零幾歲了,以前去看他,以為事情永遠都是這樣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們不管是活到一百歲還是「吃百二」,時間總有結束的時候,問題是我們做好準備了沒。保羅覺得他已經準備好了,所以勇敢的赴死,他知道死了之後,不是繼續在這個世界任由肉體腐爛,而是會活在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新天新地。
雖然保羅已經做好了殉道的準備,但是上帝的意思並不是要讓他死在耶路撒冷,雖然有羅馬的軍官救他脫離了聖殿的暴動,但是卻一直被羈押在牢裡不處理,直到繼任的軍官就任,才得以伸張他身為羅馬公民,可以上訴到羅馬皇帝的權力。但是這個上訴的過程,保羅卻要經歷船難,甚至在船難中,羅馬士兵怕囚犯脫逃,還差一點要將包括保羅在內的所有囚犯處死。
但是無論如何,保羅終於得以來到羅馬上訴,甚至按照教會傳統的說法,保羅這次的囚禁後來有獲得釋放,且得以繼續在羅馬為主作見證。我們對一直來、一直來的未來,能夠掌握的真的很少,即便是保羅,對於未來也誤判過,然而無論如何,我們所信靠的主祂是掌管未來的主。
我們所信靠的主祂不僅是掌管未來的主,也是超越未來的主;有些時候我們會以為對於未來已經完全絕望了,事實上主卻早就已經成就了。
上個月四日,台神二年級的學生因為腦部腫瘤造成腦幹出血去世了,他原本是從事建築業,因為在基隆蓋教堂的時候,從衣服口袋中掉出一個符,在教會執事的詢問下才知道因為他常常被邪靈攪擾,所以需要到處求神問卜來保平安;後來教會的執事就教他祈禱、教他要信靠上帝,果然邪靈攪擾的狀況就好了許多,他也因此常來教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有一個退休教師退休去讀神學院,他聽了很感動,也決定結束他的事業,去讀神學院。因為他沒有大學學歷,所以只能從大學部讀起,大學部畢業後,學校原本只給他二年制文學碩士的學籍,在去年的暑假,他才終於取得了三年制到學碩士的學籍,沒想到今天還沒進入暑假,在學生都還在忙碌著交期末報告的期間,他就因病去世了。
認識他的人都會覺得很扼腕,為何他的傳道之路如此崎嶇,只剩最後一年就可以受派了,為什麼這時卻蒙主恩召?在告別式中,他母會的牧師回答了我們的疑問。這位同學並不是沒有機會當傳道,事實上從他認識主之後,大家都看到他生命的轉變,從信仰的眼光來看,他其實已經當了十幾年的傳道了。
今天也是台北中會教會開拓的奉獻主日,總會有「一領一‧新倍加」的異象,中會也有教會開拓的經費需求,但是對於信徒來說,我們需要抱持信心去面對一直來一直來的未來,即便這個未來是會變遷的、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我們相信上帝是掌管未來、超越未來的上帝,而我們面對未來的確信,也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幫助我們周遭的人透過我們有信心去迎接未來而去認識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