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8 萬項攏事有伊的時 講員:戴約信牧師

張貼者:2013年5月4日 凌晨12:41未知的使用者

題      目:萬項攏事有伊的時
講      員:戴約信牧師
聖  經  節:傳道書3章1~15節

語音檔(本週野外禮拜無錄音檔)


經文背景
    感謝上帝的恩典,使我們有機會一同思考今日的經文,所要給我們生命智慧與教導. 傳道書的書名,無論是希伯來文(Qoheleth)或是希臘文(Ecclesiastes)的意思,都是指社區聚會的領袖.
    若翻譯成英文的意思則是指傳道的人或教授的意思. 跟據[工作真重要:向聖經人物學工作]的作者保羅.史蒂文斯所說: 這本書的風格,就像是一個教授在思考自己所面對的生命功課時的自言自語; 或是一個傳道者在解答信徒所提出的生命問題,與信徒辯答的對話摘要.
生命中的鐘擺效應(3章1-8)
    [解經講道注釋叢書:傳道書]作者提到3章1-22節是整本傳道書中最普遍被傳頌的經文,在流行文化中也當引人注目. 其中,傳道書第3章1-8節經文的主題就是在告訴讀者: 凡事都有定時與定期. 作者用了兩兩配對,生動活潑,逼真寫實的方式,將28種生命狀態及現象,以相反詞的方式(相對法(merisms)) ,來表達出: 一個人的生命所面對各種不同情境與感觸.
    [聖經研讀版(CNV Study Bible)] 對這段經文的註解: 上帝讓人所面對的各類生命挑戰,總有適當的解決方法與時機. 反過來說: 沒有任何一種反應或方法,絕對適用於所有的生命情況. 因為生命是變幻且無常的,有智慧的人會作出切合特定情境的行為與決定.
1-8節強調: 人類的時間範籌中,每一項生命情境產生時,在適當的時候,就會出現相對等的(相反的)反作用現象. 在上帝給人的生命中的鐘擺效應中,這些一再反覆出現的現象,無論正反都有其適當性與時間性,而這一切也都被包含在上帝的計畫當中.
    第8節的經文[愛有時,恨有時]. 比較容易引起信徒的質疑? 基督徒可以容許恨意存留心中嗎?? 耶穌所傳的道不是常提醒人要愛人,因為神愛世人! 其時耶穌所強調的[愛],絕對是包含著公義為基礎;是非對錯為背景. 因為沒有公義的愛是殘忍---[因為浮濫的愛,只會養成不明是非與不明對錯的結果],沒有愛的公義則是少了上帝的慈悲憐憫.
  很多人希望神是一個愛我們、祝福我們的神,而不是一個管審判我們的神,所以若說「神是愛」,我們能接受,但如果說神是公義的,祂會審判、管教我們,很多人就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神,總覺得神審判太嚴厲,沒有愛心。
  如果強暴他人、欺負弱小、殺人放火,都沒有審判處罰,世界就像地獄,這是愛嗎?傳道者告訴世人有關上帝的教導: 人必需要能夠愛,同時也能夠恨!! 我們不需恨惡惡人,但需要恨惡惡人所作所為的一切. 我們可以愛惡人,但不可以喜愛惡人所作所為的一切惡.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能憐憫壞人(愛惡人);但不應該包容或接納壞事(恨惡惡事).
    我們要愛當初決定興建核能發電廠的官員,設計師,與建築工人,但對於這種會破壞生態環境,並且對大自然可能有強烈污染的錯誤發電方法與政策制定,則應該抱持恨惡的態度. 簡言之,我們能夠堅定的愛一位殺人兇手,但是要更能夠堅定的恨惡,那個兇手殺人的事實,殺人企圖,殺人計謀,以及為了殺人所編造及虛構出來的各種謊言.
    八里媽媽嘴咖啡店女店長謝依涵的謀財害命的事件!! 只因貪心與愚眛,害慘了她的好朋友(店員/老闆); 害死了用錢幫助她的恩情人(陳姓老夫婦); 害苦了她自己的親人老母與無限的未來.
相對稱的奧秘(3章9-15)
    作者在本段經文中,清楚表明上帝才是唯一做決定的主角. 那人類的角色究竟如何? V.9---作者觀察到,人類必須揮汗如雨才能求得溫飽,人的成就都不會持久永恆. 上帝的決定是無法改變的,人的任何反對上帝的舉動都是無效的. V.11b---自然法則的發展,都是超出人類所能掌握的. V.11---因此,人只能藉由上帝所賜的能力才能看透看見(Seen)什麼是永遠,使人認知(Known)什麼是永生. 也因此,人只能在勞祿與壓力之間,得到神所賜的禮物---喜樂,吃喝,享受辛勞的成果(3:12-13).
[聖經研讀版(CNV Study Bible)]註解說,對比人類在生命或歷史中所面對的困苦與壓力,傳道人鼓勵人享受上帝所賜簡樸的福份. 一份真正屬神的簡樸禮物. 有人可能會質疑?? 僅僅只是[吃/喝/喜樂]而已,怎能算是神所賜的禮物或一生勞祿的成果?
    如果你能在雙連安養中心養護區(一期的五/六樓)實際的與工作人相處,與被照顧的長者住戶相處,你就可以清楚明白---[能吃/能喝/能吞是福,能睡是福,能講話是福,能拿筷子夾菜是福,能彎腰撿東西是福,能用腳走路是福,能自己洗澡是福,能聽到聲音就是福…]
V.14a---傳道書作者覺得,上帝的決定永遠都是足夠的,也就是不能再加增或再減少什麼. V.14b---傳道書作者更大膽的表明,上帝有能力影響人,也影響大自然,限制人或不限制人,阻止惡或放任惡的事發生,都是為了要讓人對上帝存敬畏的心(字面的意思是[恐懼]),因為,當人在意識到,明白或體驗出自己的渺小與有限時,謙卑的心就會隨之產生.
    所以,3章15節說:[現在的事或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從前已經有過. 上帝使同樣的事重複出現.].  [上帝使同樣的事重複出現],也可翻譯成[上帝使已過的事重新來過!!]. 這句話明白顯示,上帝是宇宙歷史的主宰者.
    所羅門王/傳道書作者對人提出警告:
A.上帝決定了人的一生,人的努力是否有用? 每個階段都有人應該作的事,雖然我們會遇到許多的麻煩與問題,但不應讓這些事成為我們對上帝信心的障礙.
    台語古彥:[做牛當拖;做人當磨]. [說文解字]中有關中國古代象形文字中的[男]代表一個在田中流汗認真出力公作的人(陽性);[女]代表未出嫁的女性,以跪坐的姿勢,把織布的工具放在胸前,在地上作紡織動作的人(陰性);[婦]代表已出嫁的女性,以站立的姿勢拿著掃把在作掃地的動作.從這兩個字的造形與意思,說明無論男女,終生都在勞苦工作.人為了生存,爭一口氣,提供家人好的生活,不斷的努力,被業蹟,進度,成就…追著跑,直到生命的盡頭. [聖經靈修版(Chinese Life Application Bible)]提到,當一個人與神關係密切(和好)時,你自然就能夠:看懂,上帝所預定的原因.接受,上帝所設定的結果.欣賞,上帝所排定的過程.
    找到作事的目的,就會在作/執行的過程中發現到它的樂趣. 工作雖然很苦,顧人怨,但卻是非常的甘甜(苦甘). 在這樣的過程,你就會找到生命真正的喜樂. 正如,腓立比書---4:12-13
12我知道怎樣過貧困的生活,也知道怎樣過富裕的生活.
    我已經得到祕訣,隨時隨地,飽足好,飢餓也好,豐富好,缺乏也好,我都知足.
13藉著基督所賜的力量,我能夠適應任何情況.萬事都有祂的時與祂的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