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復活的人生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聖 經 節:使徒行傳8章26~40節;以西結37章14節 語音檔下載
兄弟姊妹平安,祝大家復活節快樂。(台灣有些小朋友認為復活節是紀念兔子從雞蛋裡復活,搞錯了) 在新約聖經中也有兩個人常被搞錯,因為他們的名字都讀做「腓ㄌ一ˋ」。一個是福音書中跟隨主耶穌的使徒「腓力」,另一個是使徒行傳中,愛傳福音的執事「腓利」。為了區分這兩人,中文將其名字分為「力」與「利」,希臘原文的意思都是「愛馬的人」。今天的使徒行傳經文中所講的就是愛傳福音的執事「腓利」。當主耶穌為世人受釘十字架,第三日從死裡復活,然後在世間教導門徒天國的道理,並且教他們要等候聖靈,之後就升天。主耶穌的門徒就聚集一起禱告,然後在五旬節的時候,聖靈降下在這些門徒身上。許多人看見這些奇妙的現象,又聽見使徒彼得的講道,就感動受洗禮成為基督徒,大約有三千人之多。初代教會聚會時會守聖餐,當時聖餐都是吃正式的晚餐,聚會也是在晚上較多。基督徒人數一直增加,要吃晚餐的人也一直增加,所以就產生吃飯的問題。多少人要吃飯?食材要怎麼準備?要吃甚麼?誰要煮?因為教會裡有人有吃到飯,有人沒有吃到飯,就來請使徒解決。使徒們就請大家「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派他們管理這事。」(徒6:3)這就是教會歷史中第一次選執事,其中一位就是腓利。所以我們可以了解腓利是教會裡面公認可以託付重擔的人。 腓利是一個希臘名字,他在教會的服事是服務那些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因為當時的猶太民族較排外,尤其是耶路撒冷講希伯來語的猶太人基督徒,不喜歡這些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基督徒,所以若是發生糾紛,就由他來處理。因為腓利有很優秀的語言能力,可以使用雙語溝通。其實現代的台灣教會也是如此,交通越來越發達,加上族群的地界越來越模糊時,許多原本單一族群的教會,漸漸地轉變成為多元族群的教會,在大城市的教會更是如此,經常都用兩種以上的語言聚會(除華、台語外,還有印尼語、菲語等)。不只是教會,因為新移民與許多外國人來台經商,對於可以使用多種語言人才的需要也開始增加。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腓利是當時教會一個很重要的同工。但是當司提反受難之後,耶路撒冷教會大受壓迫,就有許多人往其他地方去。腓利很特別,他就往猶太人所不願意去的地方「撒馬利亞」去傳福音。這就印驗了主耶穌對門徒所講的,就是記載於使徒行傳1:8:「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初代教會的海外宣教從此展開。 雖然腓利一開始只有一個人去這個撒馬利亞城傳福音,但是因為有聖靈與腓利同工,他就忠心宣講基督,又行了許多神蹟。聖經講:「在那城裡,就大有歡喜。」因為主耶穌的復活,帶給人有新的盼望,新的生命。使人知道,生命的結局不再是死亡,生命的結局是在上帝的愛裡,永遠活著。之後,上帝的使者就指示腓利,往迦薩的曠野裡去。腓利在曠野裡面遇見一位從衣索匹亞來的官員,這位官員是管理衣索匹亞國家財務的,職位類似現在的財政部長。這位財政部長坐在車裡,想要往耶路撒冷去朝聖。他在車裡讀以賽亞書,卻讀不明白。這位衣索匹亞官員,在讀猶太人的先知書,又要去耶路撒冷朝聖。當時的衣索匹亞是拜太陽神,不是拜上帝。可見這位官員有可能是接觸到猶太教,然後歸信上帝。但是因為不是猶太人,沒有受到猶太教師的教育,所以讀聖經讀不懂。此時,聖靈就對腓利講:「去接近他。」我們可以看見腓利與上帝的關係非常好,所以常常可以得到聖靈的指示。哥林多後書5:17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腓利雖然是猶太人,但是因為受到希臘化的教育,可能在耶路撒冷城裡,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但是因為主耶穌的復活,聖靈的降臨,以及福音的遍傳。使腓利可以過不同的人生,因為在他的裡面有復活的生命。今天是復活節,我們是不是有確信在我們的心裡,有從主耶穌來的復活的生命?不只如此,我們是不是將這樣復活的生命之道,介紹給我們的親戚朋友認識?用這樣的生命來改變身邊的人? 上週的《信仰小知識》裡傳道有介紹兩個年輕人。宜蘭礁溪國中的陳慧潔在14歲時,發起送白米到東非的活動。因為基督教信仰,她認為自己不能單顧自己的事,也要去關心在東非有需要的人。所以她就組織、企劃音樂會來募款。當她受獎的時,她將一切的榮耀都歸給上帝。韓哲克(Zach Hunter)因為看見聖經箴言31:8-9說:「你當為啞巴(或作:不能自辯的)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他就發起了「零錢,零捆鎖」解救奴隸募款運動。所以從他12歲開始,常常帶著腳鐐手銬到處演講、上電視,呼籲大家要關心現代奴隸的問題。在他們的裡面有復活的生命,所以就他們倚靠聖靈的能力來行,超過他們過去所難以想像的大事。若是我們有在看每週所發的《耕心》,就會發現到有許多人是透過福音單張來認識復活的主耶穌,然後就改變他們的一生。所以,當我們與復活的主耶穌基督連結,上帝就會透過聖靈幫助我們為祂所做的事,使我們所做的大有功效。當聖靈指示腓利去接近這位官員,聽到這位官員在讀以賽亞書53:7-8時,腓利就問他:「你所讀的,你明白嗎?」官員應他說:「無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這段記載提醒我們一件事,身為基督徒是不是有真正認真來讀上帝的話,來努力追求理解上帝的話? 教會的復興有一個很明顯現象,就是教會裡大部分的人都愛讀聖經。這位衣索匹亞的官員雖然讀不懂,但是他愛讀聖經。不愛讀聖經的人,不會去努力追求理解。當一間教會大家都愛讀聖經,自然就會認識上帝的教示,行出上帝的旨意。若是不愛讀聖經,就不會認識上帝,也不能行上帝的旨意,上帝國的復興也不會在這間教會出現。所以傳道呼籲大家,盡量要有正常的靈修生活。若是可以,在我們教會有許多查經班、查經禱告會可以參加。我們一起來追求理解上帝的話,來學習行上帝的旨意。所以腓利就順勢向這位官員來講解,說明先知以賽亞所講的這個人,其實是復活的主耶穌。講完,這位官員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有古卷在此有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有趣的是當這位官員理解上帝的話,認識復活的主耶穌,他就宣告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就歡喜受洗禮,來歸信主耶穌基督。為什麼他會做出這種舉動呢?因為他有一顆追求真理的心,他盼望有復活的人生。 我們可以看見這腓利與官員身上有復活的生命。腓利因為復活的主,聖靈降臨在他的身上,他就從一位被排斥的希臘化猶太人,成為一位勇敢的海外宣教士。不只如此,他後來還影響家中的四個女兒,成為熱心接待使徒保羅的女先知。衣索匹亞的官員因為復活的主,認識真理。後來他回到本國成為熱心的基督徒,現在的埃及直到衣索匹亞都有基督徒聚會,一般認為就是受到他的影響。因為有復活的主耶穌,在人的裡面才有聖靈,才能活出復活的人生。 親愛的兄弟姊妹,在我們在慶祝復活節的同時,也應當再一次來思考,在我們裡面是不是對上帝的話有熱情來追求?是不是使人看到在我們裡面有復活的生命?請我們一起來再一次學習認識復活的主耶穌,因為祂已經賞賜聖靈在我們之中,我們當以歡喜的心情,來迎接復活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