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應驗上帝的話
講 員:陳勝三牧師
聖經節:馬太福音2章13~23節;以賽亞書46章10~11節
語音檔下載
馬太福音第二章13~23節這段經文說到”應驗先知所說的”,這是馬太福音常見的。因為馬太福音是要寫給猶太人的,他特別引用猶太人所熟悉的舊約聖經,來作為預言的實現在耶穌身上,以此說服猶太人信耶穌,就是所期待的彌賽亞,他要來拯救以色列人。這種強調預言的應驗主耶穌身上,在馬太福音書中會一再出現。
這段經文值得注意的是,約瑟蒙神在於夢中指示,帶著妻子與嬰孩耶穌逃往埃及,這件事或有人稀奇,上帝不是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嗎?為何又投靠埃及呢?其實以色列人的歷史,當災難來臨時,他們常逃亡到埃及,埃及在當時是相對富庶與文明的地方,雅各一家在飢荒時逃到埃及就是一例。然而,埃及是個拜偶像的國度,以賽亞先知便常指責,以色列面臨仇敵侵犯時,為何很多人投靠埃及,卻不找真正幫助人的上帝?耶利米先知也指責當時代的人,倚靠埃及的勢力,忘了倚靠上帝,以西結書第十七章15節也是類似的情況。總之,以色列人經常在危難時逃往埃及,因此在埃及的猶太人數量是相當多的,特別是亞歷山大城更是猶太人群聚之城,後來該城更成為初期教會的學術重鎮,很多學者和初代教會的教父及教會領袖,都是出自這城。
其實先知在指責以色列人投靠埃及一事,主要在於他們倚賴人勝於投靠上帝,他們逃往埃及或投靠埃及,並沒有尋求上帝的旨意,而是自作主張。約瑟之前往埃及則是上帝在夢中向他啟示的。上帝是世界的主宰,他掌管一切,他有他的計劃與美意,他應許的話就必應驗實現。在我們身上上帝也有他的規劃,我們是否願意順服成為上帝的器皿,合乎他所用,而成就上帝的籌劃呢?或是一意的違逆,與上帝為敵成為撒旦的工具呢?
耶穌出生時的希律王就是一例,他的一生只為自己著想,善妒又多疑,娶有九位妻子,但他多疑只為確保王位,不惜殺害妻子及兩位親生兒子。其親族中,也有好幾位被他所殺,包括他的弟弟與姪子。人的行為也常常這樣,其實人如果偏離上帝就是這樣。約翰福音第一章5節”光照在黑暗哩,黑暗卻不接受光”。耶穌是降世的真光,是生命的光,若接受,就必稱為神的兒女,得永生。只可惜有人固鎖己心,不僅不接受,反而排斥,自甘處在黑暗中,更有成為撒旦工具的,希律就是這樣的人。我們可看到他被魔鬼利用,施行諸多殘忍的手段,當他聽到有新王降生時,他假意要去朝拜,叫東方來的博士去尋訪,若找到就來報信給他,其實是他的詭詐,想趁機殺害新生王。當博士們沒有回報,他並沒有就此算了,而是狠心殺死伯利恆兩歲以下的男嬰。希律殘暴的抵擋上帝,其實是自害己命,不久,上帝就讓他死了。我們應該時常儆醒,勿因追求自己的益處或名聲、名聲、金錢或地位等,而不擇手段,以致落入罪中,被撒旦利用,而做出害人害己的事。
我們再看馬利亞,一個未出嫁的處女,上帝的使者卻告訴她要懷孕生子,這有多為難,要面對多大的羞辱,甚至冒被石頭打死的風險。但馬利亞說”我心尊重主為大”,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她是完全的順服,不寄自己的榮辱,才能應驗先知所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至於約瑟,他所做的事,也是遵照上帝的吩咐而行,不管是娶馬利亞為妻,長途跋涉到埃及,重回猶太地,定居拿撒勒…等,約瑟從來沒有任何的疑問,所有的所作所為,完全遵照上帝的指示而行,也不計較代價或後果,只是遵主而行,使這些事能應驗上帝的話。
我們看這三個不同的人物,在上帝及人面前的處事為人,正如先知以賽亞書四十六章第10,11節所說,上帝的話必不改變,事必將成,上帝也會透過人去成就他的話語。我們所要思考的是你我是否願意成為應驗他話語的器皿,就如約瑟及馬利亞。只要我們願意,都能成為上帝貴重的器皿。耶穌呼召我們,願給我們機會,有如他呼召稅吏馬太,即便稅吏是猶太人最排斥的人。耶穌也呼召猶大做他的門徒,猶大這個名字是”讚美”的意思,可惜猶大出賣耶穌成為沉淪之子。一個稅吏原本是被眾人排斥的邊緣人,後來成為馬太福音的作者,上帝忠實的僕人;而另一個名字原本是讚美的人,卻成為出賣耶穌基督的人。這之間的差別就在於,你是否願意遵照上帝的意思,讓上帝使用。我們也應謹慎思考並打開我們的心門,歡喜按照主耶穌的意思來行,成為上帝尊貴合用的器皿,讓上帝的話可以透過我們而應驗在這個世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