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禮拜證道
2013/12/29 使人和平 講員:陳勝三牧師
題 目:使人和平 講 員:陳勝三牧師 聖 經 節:馬太福音5章9節;創世記13章1~11節 聖經新約27卷裡,每一卷都可看到「和平」一詞,它在新約總共出現有88次之多,可見「和平」或「和睦」是何等重要。保羅書信的開頭都有「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父上帝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這表示人類是可從上帝和主耶穌基督得到平安(和平)的,可惜世上很多的紛爭甚至戰亂,沒有真正的和平,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沒有在耶穌基督裡,與祂有真正的生命連結。
一、上帝是和平的上帝: 上帝起初創造的世界是充滿和諧的-人與神、人與人、人與被造物等都是和諧的關係。在舊約時代人們相見通常都以「平安」相互問候,以賽亞書九章6節說將來的「彌賽亞」是「和平的君」;耶穌降生時,天使向牧人報佳音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 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加二:14);耶穌即將離世時也應許賜人「平安」(約14:33);當祂復活後,每次顯現時,也都會說「願你們平安」;保羅在書信結束的祝福語亦常出現「願賜平安的上帝……」(羅馬書15:33、16:20,腓立4:9,帖前5:23,帖後3:16),希伯來13:20) 二、世界在紛爭中:
可惜罪進入世界,就再沒有安寧了:人怕見上帝(創3:9-10)、亞當怪夏娃(創3:12)、夏娃則推給蛇、女人的後裔與蛇彼此為仇(創3:15)、地被咒詛(3:17-18)、該隱殺他兄弟亞伯。
聖誕節剛過,基督徒才唱完「和平」的頌歌,但John Allen 在他的新書"The Global War on Christians "中提到一般西方人的想法:基督徒是比較富有的、較有權勢,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是較廣大的。然而真實面並非如此,基督徒正在弱化,且在文化上成為少數,甚至每年約有九千至一萬人因宗教信仰被殺害。
批評者會說Allen 有點誇大,因為有些衝突是種族或經濟利益引發的,美國的宣教團體"Open Doors"說到反基督的暴力,最惡劣的國家依序是北韓、沙烏地阿拉伯、阿富汗、伊拉克、索馬利亞、馬利、伊朗、葉門、俄立垂亞,而埃及、衣索比亞及敍利等也在惡化中。
聯合國大廈前的碑文刻著「他們要將刀打成犂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2:4、彌迦4:3)多美好、理想的經句!但世界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和平,歷經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戰爭,現成敍利亞的內戰已持續一段時間,造成死傷及難民無數;北韓的核彈試射、釣魚島主權之爭,造成台、日、中的緊張關係;泰國及埃及內部的對立,這世界實在難有安寧之日。
三、真正的和平:
人在罪中不可能有和睦,因為充滿嫉妒、仇恨、爭競、自私、貪婪……等,歌羅西書一章20節:「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一切都是出於 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五:18) 唯有上帝在基督裡,除去人的罪,使人與上帝和好,才有可能與人和好。
美國南北戰爭時,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羅勃李將軍,他與林肯對峙。林肯當時無籍籍名,但因有謙卑仁愛的心和解放黑奴的崇高理想,所以獲得勝利,反之李將軍則一敗塗地。後來李將軍回鄉從事教育工作,做了校長。有一天李將軍好言勸告一位非常頑劣的學生,卻遭學生反嗆:「如果你認為自己很行,那為什麼你會失敗?」李將軍聽了非但不生氣反而謙卑地對他說:「孩子!就因為我失敗了,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學生也同我一樣!」那位學生被他的話所感動,終於改過自新,做了國會議員。
後來在美國一間從來沒有黑人進去做過禮拜的大教堂裡,進來了一位老黑人跪在前面準備領受聖餐,當時全教堂的人都很驚奇且沒有人願意與這位黑人跪在一起,但李將軍卻走到前面與那黑人跪在一起,領受聖餐。因為李將軍的謙卑而感化了白人對黑人的輕視,也打破了該教堂不准黑人做禮拜的陋息。
當人在基督裡被贖罪,得饒恕,重新與上帝和好,裡面有基督的生命,才能活出上帝兒女的樣式,充滿恩慈、饒恕、彼此相愛、同心合意,重擔互相擔當,存心謙卑,如此才能成就和睦相處。期待大家都能「盡力與眾人和睦」。 |
2013/12/22 有一嬰孩為我們降生 講員:陳志聰牧師
題 目:有一嬰孩為我們降生 在我們的新聖詩裡有一首大家很熟的聖誕詩歌《普天同慶主臨世界》。這是一位英國牧師以撒‧華滋所寫的詩歌,曲子源自於韓德爾的《彌賽亞》,後來由美國的梅森改編,就成為今日的新聖詩70《普天同慶主臨世界》。這首聖誕歌曲很有意思,一開始「普天同慶主臨世界」,音階由高處漸低,代表福音是從天而來,基督也是從天降生在地上。然後「全地迎接君王」,音階由低漸高,代表全世界的人類從地面向天上頌讚,讚美從天降生的君王,也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這是一首極其榮耀、充滿讚美和感謝的聖誕詩歌。但是在這樣榮耀的背後,卻是一個謙卑自己,自甘卑微,為了全人類犧牲自己的故事。先知以賽亞描寫這位天上的君王是「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是為了拯救人的救主。這位救主會成為嬰兒的樣式出生在世界上。先知彌迦在彌迦書5:2也講起這位救主,會降生在猶大地最小的城,也就是伯利恆城。大部分的基督徒從小就聽聖誕節的故事到長大成人,大概很難有甚麼特別的感受。不過,有一件事需要我們一起來思考:「為什麼救主要成為人的樣式?」 |
2013/12/15 看見就憐憫他 講員:詹燦東牧師
題 目:看見就憐憫他 講 員:詹燦東牧師 聖 經 節:路加福音10章25~37節 我在兩年前讀過一本書告訴我們用自己信仰故事來講上帝的故事,這本書改變我講道的內容。我很注意教會禮拜的吟詩,因為教會吟詩代表我們的感謝、回應與告白,我很愛音樂,我的鋼琴是跟我母親學的,我爸爸是主管,我的家大約有這間教會的3倍大,我家有僱用很多工人,掃外庭的2個、煮飯的2個、洗衣服的1個、掃客廳的1個、司機1個、三輪車伕1個;我家有3個門,有大門、中門及小門,大門給貴賓走,開啟大門前我們家都會叭一聲,所有工人都要排隊歡迎貴賓蒞臨,若是朋友或教會青年團契則由中門進入,小門是給我們家工人及餵狗的人進來,我們家4個角落有4隻狗。 |
2013/12/08 施行救恩,直到地極 講員:陳志聰牧師
題 目:施行救恩,直到地極 講 員:陳志聰牧師 聖 經 節:使徒行傳13章42~52節;以賽亞書49章5~7節 今天是聖誕週期的待降節期第二主日,主題是信心。基督徒所講的信心,是在生活中對聖父、聖子、聖靈三一上帝的信仰。這樣的信心是從耶穌基督的救恩來的,不是我們自己所產生的。信心原來的意思是「完全的相信、信靠」,就好像小嬰孩本來大吵大鬧,當他被媽媽抱起來後,就算是外面很吵,他還是感覺很安全很舒服。因為他相信媽媽會愛他會保護他,然後就安靜躺臥在媽媽的懷裡,沒有懷疑沒有驚惶。基督徒若是對耶穌基督有信心,就算是他處在一個充滿混亂、充滿不安的環境中,依然可以安穩自在,心裡有平安有喜樂。以賽亞書30:15上帝這樣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當我們知道所倚靠的是全能的上帝,在我們的心裡就沒有驚惶害怕,就好像嬰孩躺臥在媽媽的懷裡安穩自在。 |
2013/12/01 清心的人 講員:陳勝三牧師
講 員:陳勝三牧師 聖 經 節:馬太福音5章8節;詩篇51篇1~12節 美國人口已經超過三億,據估計每年約有一百萬人因心臟的相關疾病而死亡。「一年約一百萬人」這數字太可怕了!實在應好好照顧心臟的健康。台語箴言4章23節說:「你要盡力保守你的心,因為伊是生命的根源。」當我們關心身體的健康時,是否更加注重靈命的健康,好讓我們的靈魂、身體都得健康呢?肉體或許是數十年,而靈魂則是永永遠遠的。這靈魂是進入上帝的國度,得滿足的喜樂與永遠的福樂(詩16:11)或進入地獄,在那火湖裡「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馬可九:48)且是「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20:10) |
2013/11/24 基督與永活的生命 講員:陳志聰牧師
題 目:基督與永活的生命 講 員:陳志聰牧師 聖 經 節:使徒行傳13章26~41節;詩篇16篇1~11節 詩篇十六篇是一首大衛做的金詩。因為大衛的才能及上帝的引導,使他在迦南建立起偉大的國家。他長年帶領軍隊與迦南各族征戰,遇到許多危險。所以當他想起過去危險的日子,又想起上帝在這中間的引導,他就將心中的感謝寫作詩歌,向上帝獻上感恩。除了詩篇十六篇,從五十六篇至六十篇也是大衛所寫的金詩,總共有六首。金詩,是在敬拜中特別獻給上帝的詩歌。詩篇裡六首金詩有個共同的主題,就是「人應當在危險中倚靠上帝,以及獻上感恩」。當大衛每次脫離危險時,他就寫金詩來讚美上帝。金詩的內容包含禱告懇求、信靠、讚美、感謝等,內容非常豐富。大衛又將金詩分享給他人,鼓勵人來學習讚美上帝。我們是不是常有將得救的喜樂,努力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可能遇到各種災害、困苦、危險等。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我們都需要面對。當我們每次脫離這些危險,是不是像大衛,將自己的得救向上帝獻上感恩?在路加福音十七章11-19記載主耶穌到一個村莊,遇到有十個長大痲瘋的病人走過來,求耶穌醫治他們。那個時代長大痲瘋需要被隔離,無法與家人朋友住一起。猶太律法也規定,利未記十三章45-46規定長大痲瘋的人要撕裂上衣,出門要喊「不潔淨」,還要住在村莊外面。所以得到這個病不只是身體上有病痛,連人際關係都無法維持。當然,主耶穌是憐憫的主,也是醫治的主,就吩咐他們自己去找祭司,給祭司檢查身體。當這十個長大痲瘋的病人去找祭司的時候,他們身體上的大麻瘋已經得到醫治。在十個人裡面只有一個是撒瑪利亞人,其他九個是猶太人。但是只有這個撒瑪利亞人回來感謝主耶穌,爾且大聲歸榮耀給上帝。當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常常會向上帝懇求,發出哀求的聲音。但是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就像那九個得到醫治的人一樣,可能先跑去大吃大喝慶祝,或是找親戚朋友分享這個喜樂。但是卻忘記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 人常忘記上帝的恩典,但上帝不會忘記祂對人的應許,就是要人得到福氣。就算是那九個人忘記上帝的恩典,主耶穌仍然為這九個人上十字架,為他們流寶血,為他們贖罪。之前來我們教會開福音詩歌見證會的林和成弟兄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他講過去自己對金錢以及江湖上的事情有興趣,對基督教反感,也看不起信主的人,甚至也討厭唱詩歌。但是當他因為朋友的關係遭受到傷害,導致半身不遂的時候。過去身邊那些講義氣的朋友都離開,到最後只有主耶穌願意幫助他。他受到教會這些兄弟姊妹的照顧,感覺自己過去的人生有許多錯誤,後來就悔改信主。不只如此,本來他最討厭唱詩歌,上帝轉變他成為福音詩歌的歌手和作者。他又因為對詩歌開始有興趣,在創作詩歌的過程認識一位會音樂的姊妹,兩個人後來就結婚,一起以詩歌見證分享主的愛。主耶穌可以改變人的生命,使人的生命充滿喜樂和平安。使我們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所以雖然主耶穌被鞭打,又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三天後祂從死復活,繼續傳天國的道理四十天,就升天坐在天父上帝的右邊。主耶穌為什麼要升天呢?祂留下來豈不是更好?因為祂升天是要為我們預備天國的居所,並且差遣聖靈在我們的中間。這對全人類來講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因為人會死亡是因為罪的緣故。但是因為天父上帝不願意全世界的人活在罪中,就差遣主耶穌被我們大家來贖罪,成為贖罪的羔羊獻祭。所以主耶穌是為你和我來釘在十字架上,祂也是為了你和我從死人中復活,然後升天。使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因信主耶穌拯救的福音,得到永生。所以大衛在詩篇16:9如此讚美:「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雖然大衛已經過往,但是他知道人過往以後要往哪裡去,就是天父上帝的國度。他為此來獻上感恩,並且心裡感到有滿足的喜樂。 保羅引用這段金詩,來勸勉已經讀聖經很久的猶太人。唯獨信靠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人才會得救。所以當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不只是在讀故事,或是古早的歷史事件。若是我們心裡這樣想,那聖經上的話語就跟我們無關,我們也不需去行上帝的話。所以我們都要反省一件事:「當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是不是有信全本聖經上帝所啟示我們恩典的話語?還是,我們只是選擇所喜愛的經文,並且認為這是上帝全部的話語?」我看見人將上帝的愛做無限制、甚至毫無根據的解釋,導致道德感越來越低落。許多基督徒對罪的包容越來越大,甚至鼓勵人犯罪。列王記上下、歷代志上下記載有許多上帝所看做惡的王與祭司們。這些王和祭司並非每一個都對百姓很壞,其實他們對自己的百姓很好,甚至容許他們去拜假神明,以及行淫亂的事。這些王、祭司、百姓都知道上帝是慈愛的,他們也知道要向上帝獻祭和禱告。但是他們看輕上帝的誡命,不願意去行,只想要隨自己的意思來行,甚至用自己的意思來曲解上帝的話。所以導致社會混亂,產生許多不公義、不道德的事件。這都是上帝不喜悅的事,我們應避免這些事。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撒母耳記上十五章中,上帝吩咐掃羅去與亞瑪力人征戰。上帝祝福掃羅打贏亞瑪力人,並且要求掃羅要將亞馬力人所有的一切都除去。但是當掃羅打贏亞瑪力人,看見有這麼多的戰利品、這麼多的牲畜、好物可以使用,就將這些留下來,沒有除去。當上帝問他說為什麼沒有除去這些東西時,掃羅說這是因為百姓想要將這些獻給上帝。掃羅曲解上帝的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所以上帝就廢掉他的王權,另外膏立大衛為王。聖經描寫上帝是一位慈愛有憐憫的上帝,也講起上帝是一位聖潔公義、審判、恨惡罪、忌邪的上帝。所以在使徒行傳十三章40-41保羅勸勉人,要小心來看、來行上帝的話。不可看輕嘲笑或是隨便胡亂解釋,因為上帝有慈愛也有審判。所以還未得救的人就應趕緊悔改來信主耶穌。已經得救的人就應該過聖潔的生活,親近上帝遠離罪惡。因為這樣行,才能進入天國。 上帝賞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就是主耶穌基督。上帝的話啟示我們說,罪的工價就是死。因此上帝差遣主耶穌基督來,就是要解決罪的問題。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帶來的是罪得赦免,人可得永恆生命的福音。我們都是上帝所寶貝的創造,也是上帝以主耶穌基督所換來的寶貴兒女。我們受上帝的揀選,是因為祂愛我們,所以用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使我們脫離罪惡,享受永遠的生命與福氣。這不是因為我們多好,或是多厲害、甚麼事都會、甚麼善事都做齊全。這是因為上帝的愛,因為祂不願意任何一人在罪裡面沉淪,以至於受到審判。因為如此,每個人都可以有新的機會成為一個新造的人,過著新又聖潔的生活。親愛的兄姊,請我們以感恩的心來領受這個福音,也在上帝的道路努力奔跑,享受從主而來的平安與喜樂。 |
2013/11/17 蒙恩的人 講員:陳志聰傳道
題 目:蒙恩的人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聖 經 節:路加福音一章38節 大家平安!非常謝謝貴教會對谷牧紀念教會建堂的關心與支持 ,我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我還是要再一次特別的介紹一下教會的所在地,是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這個位置是在世界景點的太魯閣及清水斷崖之間,是蘇花公路的必經之路。我們是屬於太魯閣中會谷牧紀念教會,如果有機會來到花蓮,太魯閣,天祥一遊,不妨撥個電話,教會一定會接待你們的。 |
2013/11/10 今世的幫助,永世的救主 講員:陳志聰傳道
題 目:今世的幫助,永世的救主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聖 經 節:使徒行傳13章13~25節;創世紀28章10~17節
|
2013/11/03 憐憫人的有福氣 講員:陳勝三牧師
題 目:憐憫人的有福氣 講 員:陳勝三牧師 聖 經 節:馬太福音5章7節;詩篇103篇1~18節 語音檔下載 |
2013/10/27 先天、後天、上天 講員:魏連嶽老師
題 目:先天、後天、上天 對許多人來說,生命中最大的苦難就是病痛。中國人說「久病無孝子」。事實上,久病連病人自己都會很沮喪,並且讓他們失去盼望。許多病人就是因為失去盼望,以致於失去面對疾病的力量,而導致病情更加惡化。總之,在生病過程中,我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我們的身心靈都在受苦、我們的家人也都一起受苦。許多人因為得了某種「先天」或「後天」的疾病,於是他們質問「上天」為何如此不公平。就是在這個質問的那一刻,許多人在他們人生中第一次認真的去思考宗教問題,甚至第一次與上帝產生對話。因為有疾病,人們開始尋找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