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人生的方向盤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聖經節:使徒行傳7章1~8節;創世紀12章1~3節
在使徒行傳第七章,司提反因為靠主行神蹟,又傳福音給許多人,造成一些在會堂裡面聚會的人不滿,所以就收買人作假的見證,來控告司提反「褻瀆摩西與上帝的話」,就抓司提反到大祭司的面前受審判。大祭司該亞法在所有議會成員面前,問司提反是不是事情真的如此。但是司提反好像答非所問。大祭司問他說有沒有褻瀆摩西與上帝的話,但是司提反卻開始從先祖亞伯拉罕的歷史講起。這不是很奇怪嗎?被人抓去議會受審判,不為了自己作抗辯,也不像彼得與約翰一樣跟他們爭論。反倒是開始講故事給這些議員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司提反所要表達的是福音的起源,是從上帝的帶領與應許來的,所以與猶太人的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猶太人認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承受上帝應許的百姓。所以司提反就以「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做例子,強調基督徒傳福音是從上帝的帶領跟應許來的。
亞伯拉罕本名叫亞伯蘭,意思是「至高之父」,表示他在家族中的地位是最大的。當亞伯蘭的父親他拉過世後,上帝的呼召亞伯蘭離開故鄉哈蘭,當時亞伯蘭七十五歲。大部分的人年歲大了,就不願意離開現在所住的地方。第一,因為搬家麻煩,又走不動。第二,到新地方容易住不習慣,以至心情煩躁。對亞伯蘭來說還有第三的原因,就是父親他拉剛過世。照傳統來說,父親剛過世,大兒子就要承受所有的財產,還有顧守土地的責任在。所以照傳統的規矩來講,亞伯蘭是有充足的理由拒絕。不過亞伯蘭選擇相信上帝的帶領與應許,就帶著他的財產出發到上帝所應許給他的地方去。若是我們看創世紀十二章時會發現一件事,當上帝應許亞伯蘭會得到祝福,得到土地的時候,並沒有告訴他要去甚麼地方。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亞伯蘭離開故鄉之後就開始四處轉,就轉來轉去,走了693公里才到迦南地。然後上帝就出現對他講,要將這塊土地賜給他的後裔。
可能我們有時候會有這樣的感覺,好像人生沒有目標,常常在轉來轉去。或者是突然間發生特殊狀況,本來人生有一個確定方向,但是因為特殊的原因,使得這個方向無法繼續走下去。就好比是一個人開車出去,一定會有一個目的地。可能是去接家人,或是要跟朋友出去玩,一定會有一個要去的地方。若是開車出去,沒有目的地,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可能一開始會覺得很有趣,會遇到許多過去沒有看過的事。但是時間一久,就會覺得很無聊,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浪費時間又浪費油錢。過去我曾在19歲時試過放空一個暑假,讓自己隨意去做一些事,不參加任何活動。就是每天甚麼事都不要做,只有睡覺、吃飯、看電視或影片、打電動等。第一個禮拜覺得很好玩,因為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隨心所欲地過生活,覺得很自由。但是過了兩個禮拜後,就開始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好像在等死。基督徒過生活並不是漫無目的地走,而是帶著上帝的應許與計畫在走。不過,開車有時會因著特殊原因,以至於要改變路線,或更換目的地。
我本來是在一家公司裡的廣告設計部門工作,負責國內外商品的平面廣告、百貨精品的專櫃設計等等。薪水算還不錯,工作也很穩定。除了偶而需要出差外,其實很少加班。我從12歲就認為自己應該要走設計或美術這條路,也讀了7年的相關科系。參加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比賽,也經常參加講座、展覽,買了許多書來充實自己。我本來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我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所以當上帝呼召我的時候,我覺得非常驚惶,因為要放棄自己過去所建立起來的一切。其實仔細想想這真的是一場冒險,要離開安全地帶要去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重新過生活,這需要放棄自己的安全感。我相信亞伯蘭也有這樣的掙扎,但是他相信上帝的引導與應許,勇敢出發到陌生的地方去。但是,是不是到迦南地之後一切就平安無事呢?亞伯蘭遇到飢荒,在埃及差一點丟了性命,又與侄子羅得有財產的問題要處理,上帝又差遣他要遍走迦南全地,所以又開始移居。又因為迦南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要將姪子羅得從四個王的手中搶救出來等等。好像聽上帝的話有時候也不一定都遇到好事,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挑戰。
在過去服事的教會中有遇過一位姓劉的姊妹。她是因為那間教會有辦社區課輔班才進來教會的。她剛來的時候常被排擠,教會輔導就常常給她鼓勵和關心,後來她成為教會裡很好的同工。在她讀師大的時候希望可以受洗成為基督徒,我心想這當然好。她常常幫助教會做社區的事工,靈修禱告又非常穩定。甚至她有一本隨身攜帶的禱告本,會記下她所有禱告的事項,以及上帝應允祈禱的情形。當她受洗禮之後,她的媽媽因為生病去世,男朋友又離開她,教會的同工出席又開始不穩定。這些事對她帶來非常大的打擊,她也常打電話給我問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我相信當亞伯蘭這位猶太人口中所講的「信心之父」他也有遇見困難失志的時候,也會對上帝的引導有疑問。我們也是如此,遇見難以承擔的事情也會信心軟弱。但是有時上帝會以這些事情來試煉我們的信心,就好像金子在去除雜質時需要用高溫的火來煉淨一樣。我們有時也需要經過苦難來煉淨我們的信心。後來她領受上帝呼召成為神學生,希望上帝可以使用她的教育專才,引導許多迷途的學生來信主。上帝對她的呼召與應許,是成為一位可以幫助許多人的老師。這是上帝量給她的應許之地。就好比亞伯蘭一樣,上帝親自跟他立約,賞賜他名成為亞伯拉罕,就是多國之父的意思。為了要藉著亞伯拉罕成為上帝拯救計畫的開始。當時亞伯拉罕沒有土地、沒有兒女,但是上帝應許他會有廣大的土地,許多的兒女。亞伯拉罕就相信上帝的應許,甘心樂意順服上帝的旨意。上帝也賞賜給他這些恩典。
我們的人生就好比在開車。開車的時候,除了要注意車的狀況以外,最重要的還是握方向盤的駕駛。駕駛需要知道如何開車,知道如何規劃路線到達目的地,知道開車時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項等。所以當我們坐車的時候,都會選擇開車較安全的人開車,因為我們對他有信心。衛星導航也有錯誤的時候,若是電腦來不及更新最新的路線就會使人迷路。之前一則新聞報導,有一個人開車使用衛星導航,結果差點開到海裡,因為原來有一座橋不見了。我一次我跟傳道娘去參加一場封牧禮拜,想說坐計程車應該會比較快。結果計程車司機轉來轉去,原來他到了一個地方就迷路了。當我們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但是我們的知識、經驗並不一定會引導我們到達目的地。有時候還會走錯路,到自己不想去的地方。上帝的應許就是我們的目的地,是我們人生的車要去的地方。
那上帝應許我們甚麼呢?應許我們因信主耶穌基督罪得赦免、應許我們有更豐盛的生命、應許我們遇到困難時主會與我們同在、應許我們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不再受過去種種不好的事綑綁、應許我們與上帝以及人有更好的關係、應許我們可以享受彼此相愛的關係、應許我們倚靠主可以行許多我們所想像不到的權能、應許我們有永生的盼望可以進入天國享受福氣…等。這些都是上帝所應許給我們的,在聖經裡明明白白的寫下來,我們需要一起去經歷這些奇妙的事情。但是,如果方向盤是我們自己操縱的,我們就無法經歷這些。因為我們習慣以自己的經驗、知識、思考來做判斷,這台車就會不斷地轉來轉去。若是方向盤放在上帝的手中,那祂所應許我們的這些都會一個一個實現。只要我們願意用信心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主,謙卑地求祂親自來引導帶領。我相信,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計劃,以及特別的應許。只要我們願意求上帝啟示我們,願意從聖經中去領受上帝的旨意,願意謙卑跪在主的面前禱告,我們就會看到上帝親自為我們所預備的應許之地。
親愛的兄姊,請我們一起來學習,放下自己相信上帝。讓上帝透過聖靈與聖經的引導,使我們的人生走向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