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6 巴拿巴 講員:張信一牧師

張貼者:2012年5月11日 晚上11:15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2年9月7日 晚上8:22 更新 ]

題  目:巴拿巴
講  員:張信一牧師
聖經節:使徒行傳4章36~37節;使徒行傳9章26~30節


語音檔下載

    在使徒行傳只有五處提到巴拿巴,他不是大使徒,也不是初代教會重要的領導者,他是那種默默做事,但是所做的卻是能夠影響整個大局的人。如果我們要做個「善於勉勵人的人」,巴拿巴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歡喜、樂意奉獻(徒4:36-37):
    使徒行傳四章36-37節記載:「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巴拿巴是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五旬節聖神降臨……三千人信主……連帶有多少事情要處理、設法?甚至有一些沒有工作的人……巴拿巴為他們去變賣自己的土地,面對那些有欠缺、新的主內兄弟姊妹,他知道並且付諸行動。勉勵人除了用話語,更重要的是必須有行動,有歡喜為人犠牲、奉獻的行為。
二、敢信任人(徒9:26-30):
    使徒行傳九章26-30節描述巴拿巴如何敢信任人:「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於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出入來往,奉主的名放膽傳道,並與說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論辯駁;他們卻想法子要殺他。弟兄們知道了就送他下凱撒利亞,打發他往大數去。」巴拿巴用他的影響力讓耶路撒冷的教會接納保羅。可想而知,他冒著多大的風險?但是,整個基督教會如果沒有保羅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可能信任人到如此程度嗎?老實說我自己也無法做到,當然我無權要你們必須信任人,但我們至少可以做一個被人信任的人。
三、不受傳統束縛(徒11:19-24):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但內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他到了那裏,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徒11:19-24)巴拿巴完全不受猶太人的傳統束縛,放棄他對外邦人的偏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曾有一位會友對我說:「教會的人是最不願意接受與他沒有任何關連的人。」這句話無論你贊成與否,卻是頗值得我們大家反省、謹慎的一件事。
四、不計較名份(徒13、14章):
    安提阿的教會越來越發展,巴拿巴自己一個人無法牧會,他去大數找保羅來幫忙。他們兩人一起牧養,教勢越發展。他們要派宣教師出去宣教,於是派了巴拿巴和保羅二人一同出去宣教。我們若詳讀使徒行傳十三章和十四章,便會發現:為了教會、為了福音,巴拿巴從不計較,甘願謙卑,不在乎名譽、功勞。我們的教會、社會也需要這種人。
五、願意再一次給人機會(徒15:36-40):
    使徒行傳十五章36-40節記載著:「過了些日子,保羅對巴拿巴說:『我們可以回到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景況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但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做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對馬可而言,二位前輩為了他分手,他的心境可想而知!我們也可想像他與巴拿巴一起時的談話內容,巴拿巴一定是又安慰又勉勵這個少年馬可,鼓勵他要學習吃苦,為了福音獻身。這個馬可後來寫了馬可福音,也得到保羅的信任……「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這全是因為巴拿巴給馬可又一次的機會。
    我們的教會、我們的社會  需要有像巴拿巴這樣的人,喜歡給人又一次的機會的人,特別是青少年。
    我們基督徒常常口口聲聲說要學習耶穌的榜樣,雖然沒有錯,但是,老實說,真的可以做到嗎?然而我們至少可以學習巴拿巴,做一個巴拿巴,做一個歡喜奉獻、用行動幫助人;做一個能夠讓人信任的人;做一個為了信敢跳出傳統的限制;為了福音,不計較名譽、功勞;富有愛心、更願意再一次給人機會,如果我們用心去做,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使徒行傳這五處有關於巴拿巴的記事,會讓人覺得他的所做所為不如彼得、保羅那些大使徒嗎?他的確有資格被稱為「巴拿巴」,願我們的教會有許多的巴拿巴,來歸榮耀給上帝。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