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智慧的選擇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聖經節:箴言3章1~8節
語音檔下載(本週野外禮拜無錄音)
感謝上帝給我們創造美麗的環境,使我們可以在清新的空氣中敬拜上帝。我還記得在我19歲的時候,很喜歡晚上到淡水的堤防邊看風景。有清涼的晚風,海浪聲,滿天的星辰,還有螢火蟲(火金姑)會在身邊飛來飛去。後來政府開發那個地方,蓋了木頭步道、設置黃色的氣氛燈、玩水區、腳踏車道、紀念品商店等,成為今日的「漁人碼頭」。開發是為了觀光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以及給人有休息玩樂的地方。但是卻破壞原來的自然環境。因為棲息地消失,螢火蟲沒有了。因為光害,所以看到的星星變少了。人的聲音漸漸多過大自然的聲音,人就不再聽大自然的聲音。在創世記第一、二章,上帝賦予人管理自然環境的責任,負責修理維持上帝所創造的萬物。但是人並沒有遵守上帝的道路,隨己意取用自然資源,造成環境的破壞。這是因為人選擇自己的道路,不去選擇上帝的道路。 今天的經文教我們要如何去遵守上帝的誡命。在馬太福音21章,主耶穌講了一個比喻。是講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請大兒子到葡萄園做工,大兒子嘴說我不去,後來卻去做工。他又請小兒子去做工,小兒子嘴說父啊我去,後來卻不去。主耶穌認為,當一個人領受上帝的誡命,就應該去行。父親叫兒子去葡萄園做工,為了是要兒子學習父親的作為,學習管理父親的產業,並享受父親的一切豐盛所得。上帝賞賜給我們有豐富的資源,以及美麗的世界。我們也應該以上帝的方式來學習管理這一切。縱然人有時候會心裡不甘願,但是人若是要領受上帝所賞賜給人豐盛的產業,就需要照上帝所教導我們的去做。因為這是上帝的應許,是要人有智慧去選擇,使世界可以更加美好。這需要人改變自己的想法與作為。所以今天的經文幫助我們以三個原則來學習做智慧的選擇。 一、知道行上帝的誡命,就是領受上帝的恩典 上帝頒布律法給以色列人,是希望他們可以安全走到上帝所應許給他們的迦南地。但是當他們不遵守上帝的誡命,吵吵鬧鬧,想要行自己的意思做自己想做的事,結果卻進不了應許之地。同樣,基督徒行上帝的誡命,在教會、社會、家庭中服事作工也會如此。時間一久,也會感覺疲累,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去行這些誡命也不要緊,反正現在社會的人都這麼做,他們也沒有發生甚麼不好的事。事實上,上帝所教導我們的誡命,是為要保全我們的生命,幫助我們可以過更好的生活,來領受上帝的恩典。羅馬書8:28保羅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我們成為基督徒,是因為上帝的呼召。上帝愛我們,我們也應當以愛回應上帝。申命記5:10記載上帝的話說:「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守上帝誡命,就是以愛來回應上帝。 人不行姦淫,就不會造成社會與家庭的混亂。人若是誠實對待人,自然會得到他人的尊敬,在行事為人、做生意上也會得到他人的信任。人若是將環境當作上帝美妙的創造,自然就不會因為破壞大自然,使自己的生命財產遇到危險。人若是敬畏上帝,就不會因為貪心、自私來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因為敬畏上帝,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也不會因為拜偶像,來降低自己是上帝兒女的身份,敗壞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所以,我們行上帝的誡命,是因為上帝已經賞賜恩典給我們。爾且,祂還要加添更多豐富的恩典在我們的生命中。 二、以慈愛與誠實成為做事的準則 慈愛與誠實是上帝的性格。上帝充滿慈愛,不因為人有罪而放棄人,反倒是差遣主耶穌來成為我們的救主,救我們脫離罪惡,與上帝有和好的關係。聖經也提醒我們要彼此相愛,用行動來幫助我們的兄弟姊妹。約翰一書3:17-18也記載說:「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所以相愛不只要有行為,也需要以誠實相待。 上帝有誠實的性格,祂所應許人的從不落空。上帝應許亞伯拉罕成為多國之父,應許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承受上帝所賞賜的產業。上帝也應許我們承受救恩,領受聖靈同在。所以主耶穌勸勉門徒講:「是就講是,不是就講不是。」是要人用真實來彼此相待,就像創造我們的上帝一樣,以信實款待我們。人不需要用欺騙、自誇來行在世間。因為這樣的人可以很快速的得到利益,卻無法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爾且會因此產生不好的後果。我們都是光明的百姓,上帝的子民。以慈愛與誠實相待,不只是別人得到益處,我們自己也會得著益處。 三、倚靠上帝,贏過倚靠自己 基督徒的智慧是從上帝而來的,也就是領受上帝的話和聖靈的同在。一個敬畏上帝的人,就會信靠上帝的話去行,並且熱切追求聖靈同在。這樣的人,就會得到智慧。因為箴言9:10中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敬畏上帝,就會照上帝的準則去行,避免自己陷落在罪惡和危險中。箴言13:13-14中記載:「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智慧人的法則(或作:指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人以自己的聰明,可以發明許多便利的工具、令人感動的藝術品和音樂、多元的文化以及文明制度。但是卻無法使自己脫離許多的擔憂、驚惶、不安、苦悶、埋怨和危險。馬太福音6:31-34主耶穌說:「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我們的憂慮上帝都知道,就算是我們有像愛因斯坦的聰明,也無法倚靠自己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以賽亞書55:9記載:「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如果上帝對我們說:現在是紅燈,不要跑過去。我們卻因為趕時間,心想:上帝呀!現在沒人沒車應該沒關係吧!結果就跑了過去被車撞,這不是更笨嗎?所以當我們在做決定時,要記得求上帝賜給我們智慧做正確的判斷,以及用聖經的話成為我們的準則。 當我們受到挫敗、困苦、試探時,要記得以禱告的心來到上帝面前,上帝會親自用祂寶貴的話與聖靈幫助我們。因為以智慧來做選擇,不是說靠自己的聰明、經驗來解決所有的事情。而是要求上帝賞賜我們智慧來做正確的選擇。當我們知道行上帝的誡命,就是領受上帝的恩典、以慈愛與誠實成為做事的準則、願意倚靠上帝贏過倚靠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成為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