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5 受揀選的百姓 講員:陳志聰傳道

張貼者:2012年2月10日 晚上9:12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2年9月7日 晚上8:23 更新 ]
題  目:受揀選的百姓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聖經節:何西阿書2章21~23節;使徒行傳2章1~13節
 

    前一陣子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基督徒跟其他不信主的人,除了信仰以外,有甚麼不同?」從上個世紀開始,在台灣教會界有一個流行的想法,就是「基督徒跟其他不信主的人都一樣」。仔細想了一下,好像真的是這樣。基督徒也要繳稅金、也要當兵。基督徒也有會說謊、懶惰、會做壞事的人。基督徒跟其他人一樣會失業、會生病拉肚子。基督徒也會想看電影、聽音樂、吃美食。時間一到,基督徒也會死。看起來基督徒真的跟其他不信主的人一樣。通常在傳達這個想法,是希望基督徒不要以「驕傲」的態度,來與不信主的人傳教,造成彼此的紛爭。因為那種「宗教上的優越感」會使其他人感覺不舒服,造成傳福音的困難。但這個想法存在心裡越久就越覺得當基督徒沒有甚麼特別的,好像有沒有來教會日子都一樣會過。
    但是當我們一起回到聖經中來看,似乎基督徒好像不是這樣。在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基督徒就開始產生變化。在使徒行傳2:1-13中,我們可以看到基督徒得到能力,是與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前不同的能力。他們不是單單倚靠自己的能力,是領受聖靈的能力。就好像得到「超能力」一樣,可以說出別國的話。他們為什麼可以得到這個能力呢?因為他們跟隨的對象是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主耶穌應許基督徒領受聖靈的能力,聖靈就會在人的心中,在適當的時候動工。我參加去年的兒童領袖營中,有一個牧師做見證,說他牧會的教會裡有一個小學生在禱告的時候,聽見一個聲音告訴他說:「不要把媽媽當作菲傭。」後來這個小孩跑去跟媽媽說對不起。聖靈改變了他與媽媽的關係,也會改變他與其他人的關係、他與上帝的關係。我想,基督徒真的跟其他不信主的人不一樣。「學習謙卑」是基督徒一生都要去學習的功課。但是謙卑的方向方法要對。我們可以在工作、學業、人際關係、服事裡面持守謙卑的態度。但是不要將「基督信仰」或是「基督徒的職份」看的太低。彼得前書 2:9講到:「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基督徒與別人不同,是上帝的兒女,是領受上帝恩典的信仰團體。
    當聖靈在五旬節降下,使這些門徒說出別國的話。是因為當時有許多從國外回來的猶太人,或是信猶太教的人來守五旬節。聖靈要幫助這些門徒,將上帝國的福音傳給其他的國家。這是因為上帝國的福音是不分種族的,是普世的。傳統的中國思想將基督教定位為「洋教」,是屬於外國人的宗教,不是華人的宗教。這種觀念普遍存在於中國大陸、東南亞,甚至是台灣華人。這是因為大部分華人思想都認為神明有區域性。在海邊就要拜媽祖,種田要拜土地公。神明還不能跨區,不然會打架。若是神明有區域性,不能跨區,出國就不靈,那這個神明不就比人還弱?人一年還可以出國好幾次,人在網路上能做到的事,還比這些神明還多。真正的神是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為這些都是祂所創造的。何西阿書2:23中講:「我必將他種在這地。素不蒙憐憫的,我必憐憫;本非我民的,我必對他說:你是我的民;他必說:你是我的上帝。」意思是上帝揀選祂的百姓,是不分國家種族的。被上帝所揀選的百姓,也因為聖靈的感動清楚知道上帝是獨一真神,因為感動可以說出:「你是我的上帝」。就像哥林多前書12:3中說到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所以,被上帝所揀選的人的的一個特質,是一個「知道聖靈與他同在」的人。他可以因為從上帝所領受聖靈的能力,做出他所想像不到的大事,成為一個活的見證。
    第二,上帝所揀選的人,是一個「會參加教會,與其他人一同敬拜上帝」的人。現代的科技發達,除了可以看電視參與禮拜以外,還可以透過手機APP軟體來參與敬拜,非常的方便。隨時都可以敬拜上帝,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不用擔心睡太晚遲到。所以就開始有人認為不需要參加教會,不需要到禮拜堂做禮拜。因為透過電視、網路、手機就可以做禮拜了。希伯來書10:25說:「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透過電視、網路、手機聚會的人,應該是那些因為病痛、工作上時間的不穩定,或是為了照顧家人無法參加禮拜的人。不是設計給那些好手好腳,為了自己的方便與隨便的人。因為一起做禮拜除了可以敬拜上帝、領受恩典以外,還可以達到「彼此相勸勉」這種信仰上的互動。這是一種真實、感情的交流,彼此相愛的展現。只有靠電視或手機是無法達到彼此相愛的。我在國中的時候也想過不要來教會,看電視作禮拜多好。還有時間可以打電動、跟同學跑出去玩。但是,當我的父母離婚,當我遇到一些生命上的問題,我就發現聚會真的可以幫助我,走過這些人生中風浪。上帝用祂的話,使用許多人來幫助我、安慰我、教導我,使我走上祂所為我預備的道路。這些都是電視、網路、手機所無法給我的,這是在基督裡真實的相愛。
    第三,是一個「會談論上帝奇妙作為」的人。上禮拜我去參加一個營會,講員就在講,好像這個世代的台灣基督徒,很怕被別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他舉例說,當老師問班上有沒有人是基督徒,自己就看了一下,沒人舉手自己就不敢舉手承認。我自己有過相似的經驗,真的班上沒人舉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我就心裡會害怕,不太敢舉手。因為怕自己舉手,就會被笑。但是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人會笑我。也可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敢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不過,上帝的揀選本來就沒有優劣的分別,也不是每一個基督徒一信主之後,就馬上變的跟主耶穌一樣。哥林多後書5:17中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持續不斷地成為)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基督徒品格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不需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只要用信心、行為、讀經、祈禱來繼續跟隨主耶穌就好了。
    但是如果自己不敢承認是基督徒,又要如何在別人的面前講論上帝奇妙的作為呢?事實上,在談論上帝奇妙的作為前,人必須要先經歷聖靈的同在。小時候就有人常對我說,我長大會當全職事奉的傳教者。當然,我從不當一回事,是因為我有自己的夢想要追求。但是說也奇怪,每次我讀聖經時都不會覺得無聊。反而越讀越有趣,從聖經得到許多啟示。後來我在工作中也常有機會跟人分享教會的生活,甚至我當兵的時候,因為承認自己是基督徒,還有軍官特別找我聊有關於教會的事,他就自己去找了一間教會去聚會。當我領受呼召去讀神學院也遇到很多奇妙的事。甚至在準備神學院考試只有短短的時間,本來想說沒考上就當誤會一場。沒想到禱告完一拿到考卷時,居然沒有一題看不懂,幾乎都會寫。當我在讀聖經與神學時,也沒有感覺特別的困難。後來我才明白,這就是馬丁路德講的「天職」。甚至我在大三那年暑假就考上神學研究所,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非常奇妙的經歷,都是上帝的作為。我也很樂意跟別人分享我的生命經歷,因為都有上帝的大權能在裡面。
    親愛的兄姊,我們有份於成為上帝的兒女,成為基督徒是一種福氣。這是上帝特別的揀選。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我們的不義受死,不是因為我們多好或者是多有能力,完全是因為上帝的愛與恩典。我們要學習成為一個「知道聖靈與我同在」、學習「與其他人一同敬拜上帝」、在任何的時間、空間都可以與別人「談論上帝奇妙作為」的人。當我們加入教會,受洗禮成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需要不斷的經歷、學習、改變我們行為與思想,使聖靈持續不斷的更新我們的心。詩篇 139:23-24中,作者祈禱說:「上帝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請我們一起來在學習、反省中,求上帝的話與聖靈改變我們,走上帝所預備永生的道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