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3 成作相與有份的郎 講員:何愛真同學

張貼者:2011年11月18日 晚上9:30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2年9月7日 晚上8:24 更新 ]
題 目:成作相與有份的郎
講 員:何愛真同學 講稿整理:李若語姊妹
聖經節:馬太福音22章1~14節
 

    相信在座的兄姐都曾收過帖子、受人邀請參與親人、朋友的生日或結婚筵席的經驗,比較年長的長輩說不定也曾經自己做過主人,嫁女兒、娶媳婦時我們會邀請至親、好友,一起來參加婚宴的筵席。當我們做主人時,就必須斟酌思考,究竟要邀請多少客人?所欲邀請的對象有那些?若是所邀請的客人,三催四請仍然不願意來參加,你會如何處理?會有何種感受?今天我要用「天國的筵席」這段經文與眾兄姐共同來學習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成作相與有份的郎」。
    馬太福音廿二章1~14節這段經文是大家都熟悉的,馬太福音書所記載的這段經文是耶穌與宗教領袖(祭司頭及百姓的長老)對話的一部份,當耶穌在說這個比喻之前,已向這些宗教領袖講過兩個比喻。耶穌繼續用比喻對這些祭司及百姓的長老說:「有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於是,王再一次差遣奴僕,對所欲邀請的客人說:『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受邀請的人有什麼樣的反應?聖經如此記載:「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裏去;一個做買賣去;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馬太22:5-6)王所邀請的客人,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王在大怒之下就調派軍兵,剿滅這些殺人凶手,燒燬他們的城。於是再一次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那些僕人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席上就坐滿了客。
    或許大家早就聽過這個比喻,也知道婚姻的筵席就如同是在上帝國歡喜快樂的生活著。在比喻裡那個王就是上帝,滿有慈悲、憐憫又有豐盛慈愛的天父;王的兒子就是指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奴僕是指先知及現在受呼召,傳揚福音的傳教者。今天的焦點是受到國王邀請的客人,在邀請的過程當中,我們看見什麼樣的人?透過這些人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提醒與學習?
    第一種人就是馬太福音22章第3節所說的「不肯來」的人。若是照經文所述,這場婚宴的主人是一個王,正為他的兒子(亦是一個國家的王子)擺設婚姻的筵席,按照常理,受邀請參加喜宴的人,在王的心目中,應該有一個非常重要、特別的身分或者是地位,能夠被王邀請的客人一定覺得十分有面子,然而,我們看到這些客人竟然「不肯來」,這個決定等於是讓國王與王子「顏面無光」。漠視國王的邀請,藐視王的命令,他們不是「不能來」,而是「不願意來」。
    當我聖經讀到這時,有一種很深的感受,因為,我曾經也是那個「不肯、不願意」的那個人,當上帝呼召我走向獻身之路時,有一段時間我選擇逃閃上帝,我驚惶、害怕,也不願意順服,因為我知道,若走上獻身的路,以後便無法賺得足夠的金錢、也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好好享受我的人生;假若獻身,以後每一個禮拜六、日,就必須參與教會許許多多的服事,服事上帝、服事教會的兄姐,哇!如此一來,我的人生豈不就完蛋了……!那時,我的心常常有「享受肉體」以及「順服上帝」這兩種聲音在交戰,但是,最後我感謝上帝的恩典,幫助我一步一步學習,帶領我經歷順服的功課,讓我透過服事、工作、生活,漸漸除去內心對「受呼召」的驚惶,祂也引導我進入台灣神學院受裝備及造就,若不是上帝的恩典,今天我也不能站在這與眾兄姐一起敬拜。
    第二種人是「無關緊要」的人,或許我們會想,當一個王邀請人來赴婚宴,為何會有如此「無關緊要」的客人?他們竟然不理會王的好意、王的邀請。這種人用什麼樣的藉口推辭呢?第5節如此記載:「一個到自己田裏去;一個做買賣去。」這兩種人,一種是已經有自己的產業,所以要把財產小心地顧好;另外一種人則是尚未得到資產,所以得花多一點時間努力打拼,他們真正可惜的是沒有時間來關心自己靈魂的需要。這種現象在教會也常常看到,有時出現在青少年、有時出現在中年人或者是年長的長輩,若是用青少年來做比喻,就是:教會的輔導或者是傳道、牧師邀請我們的年輕人、學生來參加團契的聚會,我們的學生可能會如此說:「啊!我禮拜六、禮拜日都要補習,沒有時間也沒有辦法來聚會啦!等到我考上好的學校時,我一定回來參加團契的聚會…。」或許作父母的也會幫忙自己的孩子講話:「唉呦~傳道啊(牧師啊)現在我的孩子真的不方便啦,現在補習比較重要…。」真是如此嗎?
    十月的第五個禮拜是我服事的教會的福音主日,通常只要是遇到第五個禮拜,教會宣道組的同工就會邀請一些福音歌手、基督徒的演員或者是在生命中經歷過神的基督徒,在主日禮拜中分享他們的生命見證。上個月教會的福音主日,站在台上做生命見證的人是你們絕對料想不到的,是兩位19歲尚在就讀大學的女同學,他們自小就開始參加教會主日學、青少年團契以及學生團契的聚會,他們分享:當他們唸高中準備考大學時,必須補習,所以常常沒有辦法參加團契聚會,這是他們之前的生命光景。當牧師看到這個狀況時,便開始積極著手關心高中、大學生的事工,牧師不只是用心計畫,並設計整個裝備的訓練課程,而且開始進行門徒訓練,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做第二期「屬靈家長」的訓練課程,在寒暑假我們帶領孩子們參加特會(天國文化、台灣跑兒),自己的教會也舉辦生活營,今年暑假更帶領這些年輕人參加「訪韓聖會」,期盼這些學生的信仰與生命能夠更新、改變。經過將近兩年多的時間,他們的生命經歷到上帝,透過這些教導,服事的態度也得到極大的改變,當他們在主日的講台見證的時候,許多兄姐受到激勵,也有許多人流出感動的眼淚。原本對信仰「無關緊要」的人,因為與主相遇,他們的生命得到大改變。
    第三種人是:「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這是王特別的恩典,若是照馬太福音作者的觀念,上帝的拯救、救恩是特別為了猶太人,所以,第一次受邀請的人,是比喻猶太人,當他們不肯來以後,王就差他的奴僕到大街上,凡所遇見的,不論善惡,都邀請他們來赴婚姻的筵席,這些奴僕遇到人,不管是好的、是壞的,通通招呼過來。因為上帝實在不願有人沈淪,祂要我們能夠反悔、得救,所以不論好人、壞人都有機會認識耶穌,讓生命得著拯救,上帝就是如此疼愛世人,祂也不是挑選人來宴請,乃是凡所遇見的。我們就是在路上被奴僕(教會的牧者)所遇見的,也是上帝所要拯救的人選,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尊貴、或者是在社會有好的名聲,上帝不看重這些,只因為我們是那個讓上帝的奴僕所遇見的人。
    上帝救恩的筵席早就為我們預備好了,上帝要對你說:「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各位親愛的兄姐,上帝已經將最頂級、豐富的宴席準備就緒,我們也已經收到主耶穌親手所寫的「VIP邀請卡」,在我們一生當中,有許多的人、事、物,失去一次機會就沒有第二次了,所以,大家是不是都已經準備好了?把最漂亮的衣服拿出來穿上,趕快來赴上帝的筵席,盼望大家都能共同有份於上帝的恩典。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