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0 超越的信心 講員:李幸玲牧師

張貼者:2011年7月16日 下午5:52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2年9月7日 晚上8:26 更新 ]
題  目:超越的信心
講  員:李幸玲牧師  講稿整理:李若語姊妹
聖經節:創世紀22章1~18節;希伯來書11章1節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的期待,許多的夢想,特別當他最盼望的夢想實現時,那種的快樂實在無貪比,今天我們要從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來學習信心的功課。上帝把亞伯拉罕呼召出來,賜給他各樣的財富,牛、羊、奴僕,美麗的太太,唯獨他沒有孩子。可是上帝卻應許亞伯拉罕說,祂要賜福給他,讓亞伯拉罕的後裔,像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麼多,多得無法數算,而且這個孩子是要從莎拉而出。上帝是信實的,終於在亞伯拉罕及莎拉年老的時候賜給他們一個孩子,那時莎拉九十歲,亞伯拉罕一百歲。如果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是神蹟,因為俗語說阿婆生子根本不可能,亞伯拉罕在老年得子,實在真快樂,因為他們對上帝長久的盼望已經終於實現了,他們將要因為這個孩子以撒,承受上帝大的祝福。所以聖經說亞伯拉罕擺設豐盛的筵席,來請他的親朋好友,與人分享這樣的大喜樂。
    原本故事應該是孩子慢慢長大,以撒就承受上帝的祝福,生養眾多,很順利的就變成一個大國,但聖經的故事沒有這麼平常,卻是讓人無法想像的曲折離奇。
    過了幾年,以撒長大了,大到可以幫父親背柴了,那時上帝的試驗臨到亞伯拉罕。有一天,上帝吩附亞伯拉罕帶著他的子以撒到摩利亞地的山上去,將以撒獻給上帝。上帝在亞伯拉罕面前稱呼以撒是你心愛的獨生子,不知我們是否想過為何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如果聖經少了這段故事,你的感覺又如何呢?上帝要亞伯拉罕將他老年時好不容易得到的孩子以撒獻給祂,而且是獻作燔祭。古時候在獻祭時會把牲畜綁起來放在祭壇的木柴的上面,然後拿刀從牲畜喉嚨刺入,再沿著往下直切到腹部,而燔祭就是要把祭物完全的燒掉,一點也不可以留下。光想到這些,我們就覺得既恐怖又殘忍,怎能想像它發生在自己所愛的寶貝兒子身上,但面對上帝的命令,亞伯拉罕的反應是,清早起來就準備好一切,帶著木柴、僕人和以撒,就往上帝所指示的山上去。亞伯拉罕沒有問上帝為什麼要他如此做,心裡也沒有為難,甚至和上帝討價還價都沒有。我們記得亞伯拉罕曾經因為上帝要毀滅所多瑪、蛾摩拉,為了一個城市有多少義人,上帝會不會毀滅那城市,一直跟上帝討價還價。但當上帝要他把他老來得到的孩子獻給上帝時,他卻一點也沒有跟上帝求,他是完全順服上帝的命令,準備把他的生命的至愛,他的獨生子以撒,獻給上帝。我想很少有當父母的,可以這樣順服上帝,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心肝寶貝,對母親來說更是心頭的一塊肉。我們會覺得很奇怪,上帝是慈愛信實的上帝,為什麼祂要亞伯拉罕作出這麼殘忍的事。亞伯拉罕這個獻上獨生愛子的動作,讓我們想到上帝也為人類獻上祂的獨生子耶穌。在教會歷史中,特土良、俄利根、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以及奧古斯丁等等的神學家都把「以撒的受綁」詮釋是一個預表。以撒背在身上的柴就指向耶穌走向各各他的時所背的十字架。要求亞伯拉罕所獻的祭,獻上他唯一的兒子為祭,代表上帝用祂的兒子為祭獻在十字架上。不過,亞伯拉罕所獻的祭並不是永遠的祭,上帝為了全世界所獻的祭才是終極的祭。這些早期的教會教父們對於亞伯拉罕和以撒他們所作,他們認為是代表新約聖經的象徵。強調的重點是從摩利亞山的恐怖情景轉移到上帝的獻祭行動,這一位父親為全世界捨下了祂獨生的兒子。
    另外一個上帝要亞伯拉罕這樣做的原因,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試探通常是出於魔鬼,試驗就出於上帝,上帝試驗人,是要人表達對上帝的心如何,是否真的盡心盡性盡意愛上帝,通過這樣的試驗,表現出一個人對上帝的信心,並成為後人的模範。今天如果少了這段經歷,亞伯拉罕就很難顯出他是信心之父,但我們看到在試驗的過程中,人必須經歷真辛苦的過程。我相信在亞伯拉罕帶領以撒前往山上的過程,心中飽受煎熬,甚至一般人會認為,用自己死來代替孩子的死都願意。但獻以撒是上帝的旨意,要完全的順服,獻上以撒對亞伯拉罕來說就像是獻上他自己一樣,因為如果以撒真的死了,我想他所擁有的那些財富也不算什麼。但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要知道亞伯拉罕是否愛上帝是勝於一切的,甚至是超越他的生命,他所至愛的兒子。透過這樣的事件表明亞伯拉罕對上帝完全的信心,與完全的順服。也因為亞伯拉罕對上帝的毫無保留的信心與完全的獻上,上帝就大大的賜福給他。亞伯拉罕也再次經歷上帝是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經過這樣的考驗亞伯拉罕成為信心之父。
    我們的上帝對你我來說是不是又真又活的上帝,當我們在讀亞伯拉罕的故事時,我們會發現亞伯拉罕與上帝的關係是很親近的。對亞伯拉罕來說,不管發生什麼事,上帝是完全值得信任的,所以他完全聽從上帝的命令。亞伯拉罕不因為環境來灰心,不管環境如何,他相信上帝會照著祂的應許成就祂所應許的祝福,所以他得到上帝要給他的孩子,也真的得到上帝的祝福。有時上帝對我們一生的帶領不一定都是一帆風順,在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有時也會遇到刮風下雨,熱天、冷天。同樣,有時我們的人生也會遇到快樂的時候、困難的時候,在我們遇到艱苦的時,反而是在考驗我們對上帝的信心與耐心。有時我們期待久久的事,或是我們的夢想,我們還在等候上帝的回應,有時環境看起來好像不太可能實現,但即便經過流眼淚的山谷,也要知道上帝會為我們預備,上帝有祂的時間,所以永遠不要對上帝失望。
    美國歷史上有一位很有名的總統林肯,林肯的母親喜歡讀聖經,從小就常說聖經故事給林肯聽。但在九歲時,林肯的母親就因病去世,雖然母親無法再講故事給他聽,但母親留給他的聖經卻是林肯最喜愛的課外讀物。十九世紀初的美國,當時的黑人遭受不人道的對待,美國的南方為了開墾廣大的土地,從外地進口黑奴,來為白人工作。這些黑人常常就像牲畜一樣,手腳都被鐵鍊綁著,販奴的人手裡拿著鞭子不斷抽打黑奴,大聲嚷嚷的在市場叫喊出價來販奴。有一次年輕的林肯看到這種情形,心裡非常的難過,也非常的震憾。從此以後,黑人痛苦的神情常常浮現在他的心裡,因為這樣,林肯立志為黑人爭取民主自由,並開啟了他解放黑奴的意念。在一八六一年,林肯在大選中,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當上總統後,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解放黑奴。當時美國的北方一直贊成解放黑奴,南方卻反對,反對的理由之一是,南方的美國人認為黑人是愚蠢的,低智商的,也因為這樣暴發了美國有名的內戰,南北戰爭。戰爭的原因是爭取人權,當時的戰爭死了非常多的士兵,不管死的是北軍或南軍,林肯都非常難過,因為死的都是自己的人。一開始南軍勢力強大,在一個叫李將軍的率領下,勢如破竹,直逼首都華盛頓,首都如果淪陷了,那美國也完蛋了。眼看北軍傷亡愈來愈慘重,在那個艱辛的階段,林肯全心依靠上帝,他常在半夜起來禱告和流淚,並思考問題。後來林肯找來革南德將軍,擅長做戰的格南德將軍果然不負所望,開始反攻。後來終於打敗南軍,黑奴被解放了,成為自由的人,上帝使用林肯解放了可憐的黑人。
    今天是台北中會的開拓教會奉獻主日,早期的馬階博士來台灣,在北部建立了許多的教會,也打下今日北部教會的根基。早期從1955到1965十年間的倍加運動時期,在黃武東牧師的推動及我們長老教會牧者信徒的努力下,長老教會真的倍加。當時的台北中會在十年間從22間教會到45間教會,信徒從3220人到6896人。總會於去年啟動了一領一新倍加運動,希望我們到2015年我們長老教會設教150週年時,信徒人數可以達到30萬人,教會可以增長150間。在我的經驗中,開拓教會是可以增長整個的教會人數。我記得8年前,那時我和我先生剛到雙園教會牧會,那時我們有一間子會金城教會。開拓的過程很辛苦,開拓近十年尚未成立堂會,傳道師換了五、六個,禮拜堂也是租的。但後來我跟我先生都認為一定要讓這個子會獨立,而且不能拋棄它,要想辦法將它升為堂會獨立,因為這樣它才會成長茁壯。所以教會就在金錢與人力來繼續支持這間子會,後來在成立堂會前一年,那時教會沒有傳教者,中會派我擔任它們的小會議長,我就迫切的禱告上帝,教會不僅要升為堂會 ,而且要聘牧,並擁有自己的禮拜堂,讓他們真的完全獨立。上帝是奇妙的,在信徒長執的努力下,過了十一個月,金城教會就三合一升為堂會、第一任牧師就任,並且獻堂。新的牧師來以後,真的在人數及信徒的質與量都增長。我們的中會重視教會的開拓,教會的開拓雖不容易,但是我相信開拓者異象的眼光,看到新的教會會為那個地方的人帶來祝福。
    今天從亞伯拉罕的故事,讓我們學習對上帝要存有大的盼望與信心,特別是對於我們認為困難的事,我相信只要堅持不要放棄,不看環境,抓住上帝對我們的應許,不管教會的宣教或是咱的盼望與夢想,上帝會帶領我們安然走過一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