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驕傲與謙卑
講 員:陳志聰傳道 講稿整理:陳志聰傳道 聖經節:列王記上12章1~14節;雅各書4章6、13~17節 聖經中的困境 在今天的列王記上12章裡,我們可以看見充滿智慧的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好像不像他的父親一樣,有那種從上帝的智慧可以判斷是非。當百姓來請求羅波安幫助他們減輕重擔時,羅波安卻回應百姓說要增加更多的重擔在他們身上,還說出他的小手指比他的父親的腰還粗這樣驕傲的話。這樣嚴厲又看輕百姓的話語,使得日後以色列分裂成南北兩國。羅波安是所羅門王的兒子,所羅門王是大衛王的兒子。上帝揀選大衛與它的後裔成為上帝的奴僕,所以上帝曾經與大衛立約說:「撒母耳記下 7:16 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原文作你)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這就奇怪了,上帝跟大衛說他的國會永遠堅固,要賞賜福氣給大衛家,怎麼才到第三代就王國分裂呢?不但是王國分裂,還有許多國家如:亞蘭、非利士、摩押、亞述、埃及、巴比倫等,來攻打分裂後的南北兩國。每一次來攻打的國家都比上一個國家強大。這樣的國家要怎樣堅固直到永遠呢?上帝所賞賜的福氣是跑到哪裡去了呢?難道上帝的應許是會改變的嗎?上帝與大衛所立的約是假的嗎?上帝的責任應該是要保障大衛家的生命財產安全呀!要使大衛家世世代代都做王,每一個小孩都要像大衛王、所羅門王一樣有聰明智慧,又會打勝仗才是呀! 生活中的困境 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有時也會發生類似的事件。我在念神學院的時候,認識許多受到上帝呼召獻身的神學生。這些神學生多數人都有著特別的經歷。有的出車禍被宣告死亡後幾個鐘頭又活過來,之後有感動獻身。有的是在工作中聽見上帝呼召他獻身,淚流不止。有的是在禱告中聽見上帝的呼喚,因為家人都不是基督徒所以不讓他去讀神學院,後來是家人去算命,算命仙跟他們講說這個孩子有特別的使命,要讓他去讀神學院。這一些特殊的經歷都有著上帝特別的呼召與應許。就好像上帝揀選大衛王成為祂的奴僕,去行上帝所要交代他的事。這些神學生也有著特殊的使命。有的要成為宣教士,將福音帶到國外偏遠的地方。有的要成為基督教教育專家,幫助教會提升宗教教育。有的人立志要做本土宣教,在台灣宣揚福音。有的人要成為敬拜牧師,用詩歌和音樂來宣揚上帝的名。有的人要做社會改革,以基督教信仰與社會行動來改變台灣。這些人都有很清楚的呼召,但是他們也遇到許多困難。 有的人學費常常繳不出來,在經濟上遇到很大的困難,就會問說:「上帝不是會供應我一切的需要嗎?為什麼我到現在還是沒錢繳學費?為什麼大家的生活可以過得那麼好,為什麼我就沒辦法?」有的人常常向上帝禱告,求上帝賞賜他另外一半與他一同服事。結果都畢業好幾年,也當上牧師了,卻一直沒有結婚的機會,就會開始對上帝有疑問:「我都有努力做上帝要我做的事呀!但是為什麼你應許我的另外一半卻一直沒出現?反而是那些不努力的人得到比較多!」有的人在學校裡的人際關係不好,常常與人發生爭執,就會問:「上帝呼召我來神學院讀書,這裡不是要彼此相愛,成為愛的團契嗎?怎麼大家針對我?這樣的環境我要怎樣認真去學習愛上帝、愛人呢?」這些神學生遇到的問題,也與我們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類似。有經濟上的問題,有家庭生活或婚姻上的問題,有在社會中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許我們都會想問:「上帝所要賞賜給我的福氣在哪裡?」 聖經中上帝的作為 如果我們再詳細看上帝與大衛所立的約,就會發現上帝賞賜福氣給大衛時,有一個特別的要求。在撒母耳記下 7:14-15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就是當大衛的子孫犯罪的時候,上帝會親自來教訓他們,透過人的杖與人的鞭。也就是上帝會使用別人來使大衛的子孫認錯。當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有聰明智慧,又有許多的財產與強大的軍隊時,他的心就驕傲起來。他用七年蓋聖殿,卻用十三年的時間為自己蓋宮殿。他又娶了一千名女子,跟隨其中的外邦女子去拜假神明,違背上帝的教訓。這樣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是充滿智慧又強大的君王,卻因為自己的私慾,成為驕傲的人,受到上帝責罰。上帝興起以東人哈達,與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來攻擊所羅門王。上帝又揀選耶羅波安來代替羅波安,成為北國以色列的王。因為羅波安比所羅門更加驕傲。雖然如此,上帝表明說不會使大衛家族的子孫永遠遭受苦難(王上11:39)。因此上帝只是要他們知錯,有悔改的機會,並且可以繼續享受上帝所賞賜的福氣。上帝並沒有忘記祂對大衛的應許,祂甚至使耶穌基督出生在大衛的家族中,使大衛家族不只是因為犯罪受責罰,也因為耶穌基督的關係,重新領受上帝的恩典。 新約雅各書的作者雅各,是耶穌基督的兄弟,是大衛家族的人。當耶穌基督回去上帝那裡時,雅各繼續耶穌基督的教訓,鼓勵基督徒要在艱苦的環境中,等候耶穌基督再來。當耶穌基督的兄弟雅各看到教會越來越興旺,但是人的問題卻越來越多時,他發現問題是出於人的私慾。就如同他的祖先大衛、所羅門、羅波安一樣,為了自己的慾望而跌倒在上帝的面前。因此他勸勉基督徒不要被自己的私慾綑綁,彼此不要有驕傲自大的心。不要每一個人在教會裡都要堅持自己的意見,都要當別人的老師,都要別人聽自己的話。總要以謙卑來到上帝的面前,聽從主的話語。因為沒有人真的能夠把握明天會發生甚麼事情,也沒有人能夠掌管世界中所有的一切。因此,上帝要賞賜豐富的恩典,給那些願意在上帝面前謙卑的人。只要人願意以謙卑的態度,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去行上帝的旨意,就能看見、領受上帝的恩典。 上帝在世上的作為 所以,當人認為看不到、感受不到上帝的恩典,有時候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驕傲。有些人認為上帝在經濟上並沒有祝福他,說為什麼他想要的東西都沒有:沒辦法繳學費、房租、水電、沒辦法存錢結婚等等。這有可能是因為他花太多錢在不必要的享受上。隨著自己的慾望想要吃甚麼就去吃,想要買甚麼就去買,怕會跟不上時代的流行。認為自己本來就有資格應該享受世界一切的物質享受,以致於使自己欠下債務。使本來應該要花的錢,被那些不必要的物質享受佔去。有些人認為上帝在婚姻,或是家庭生活上沒有祝福他,說為什麼別人都可以結婚,有好的家庭生活,為什麼我都沒有。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對其他人的要求太高,而自己卻沒有認真的思考本身是不是有這麼好的條件,或是這樣的人是否適合自己。曾經就有看見人將自己未來婚姻的對象,列出十幾項條件:要高、要白、要體貼、要愛主、要會音樂、要會辦活動、不能太胖、要會運動、會賺大錢、房子要多大等等。開這樣條件要求是要上帝買單,要上帝成為人的奴僕,而不是真正地完全交託給上帝。有些人認為自己的人際關係不好,是因為上帝沒有將他放在一個好的環境,說教會、神學院都沒有愛心。我認為這是因為有時候人不願意去聽其他人的聲音,看見其他人的需要,導致自己的人際關係更加惡化。只要別人看見自己的想法與需要,而不願意多一些付出與關懷。在與人有紛爭的時候,就認為自己都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而不去自我反省自己是否在某些地方有得罪人,或是做錯事。這些心態都是因為人的驕傲,常常以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私慾為做事的原則,導致不好的後果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親愛的兄弟姊妹,上帝要人謙卑,是要人學習看見自己的軟弱,也學習看見其他人的軟弱。當人願意謙卑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願意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給上帝時,上帝的恩典就會施落在人的身上。謙卑,所代表的是人願意看清自己,看重別人,人就會看到上帝奇妙的作為。以謙卑對待人,才會有真實的相愛。以謙卑站在上帝面前,才能夠領受上帝的恩典。耶穌基督也是如此,祂來到世間成為人的樣式,謙卑順服在上帝的旨意。祂以實際的行動幫助人,卻不以這些作為來誇口。反倒是甘願上十字架,為我們揹負一切的罪與重擔,洗清我們一切痛苦、哀傷、傷害,使我們因為耶穌基督有了新的生命,新的盼望。我們應當以謙卑的樣式,來領受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所賞賜給我們豐盛的恩典。用謙卑的來順服上帝的旨意,用謙卑來看見人的需要,用謙卑來看見上帝創造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