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3 彼此擔代 講員:陳勝三牧師

張貼者:2011年2月18日 晚上11:09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2年9月7日 晚上8:28 更新 ]
題 目:彼此擔代
講 員:陳勝三牧師、講稿整理:許朝嘉弟兄
聖經節:羅馬書15章1~2節;出埃及記17章8~16節
語音檔下載
    保羅勸勉信徒在教會中應追求和睦來彼此建立德行(羅14:19)。其實保羅在這方面的教導很多,就如羅馬書12:4~8,他就要信徒間的各種恩賜要彼此尊重,互相合作,就如同人的身體一般,雖有各種功能不同的肢體,卻是同一個身子,所以要”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連絡做肢體”。也要”彼此同心,….俯就卑微的人”(羅12:16)。以弗所書4:3’’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4:11~12”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有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教會中的成員來自不同的背景、學識、習慣,這些差異在教會生活服事中,難免會有不同的想法,做事方法及談話方式…等,因此也就容易產生互相排擠,批評,紛爭甚至惡意傷害。如何避免這類負面的對待,而建立彼此尊重接納,互相謙讓合作的關係,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一、建立德行
    “建立”這句話出現在新約聖經共有18次,其中15次在保羅的書信。其原本觀念可能出於馬太16:13~20,當耶穌問門徒,他們所認識的耶穌到底是誰時,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耶穌說”…,您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耶穌當然不是只說有形的建物,乃是指信徒。不過所用的”建造”,正是保羅所用的同一字。既說”建造”,那麼要建造什麼呢?不是自己所喜愛的,乃是”基督的身體”(以弗所4:12)。根基又是什麼呢?照馬太16:13~20,好像彼得就是這磐石,其實不是。在馬太7:24~27,耶穌就說,凡聽見耶穌的話就去遵行的,就是聰明的人,並把房子建在穩固的磐石上。哥林多前書3:11說的非常清楚,唯一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
“彼得”希臘文是”Petros”,男性名詞,意思是”石頭”,也可以是”小石子”的意思。然而耶穌所說的,卻是”Petra”是女性名詞,他的意思是”活石或岩床”。彼得原是”小石子”,隨手可棄的,耶穌卻使他成為穩固的萬世磐石。所以基督才是真正的房角石,各房靠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以弗所2:20~21)。”建立”也是要建造在耶穌基督這根基上。
二、彼此謙讓
    “要擔代軟弱的人”,首先要會尊重別人,俯就卑微的人。“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2:3)。不可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如此才能彼此同心,互相合作,並相互扶持照顧,建立基督的教會。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說:”若兩隻羊在河上的長窄橋相遇,怎麼辦呢?橋太過於窄小,容不下兩隻羊通過,也沒辦法轉身退回。若互相推擠相爭,更是危險,有可能落水淹死。那他們怎麼辦呢?羊知道謙讓,其中一隻會臥下讓另一隻從他身上踏過去,然後兩隻羊都能安然的過橋抵達目的地。”這就是彼此謙讓,互相建立的好結果。
三、同心一志
    羅馬書12:16”要彼此同心”,彼得前書3:8”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腓立比2:2~5”你們就要意念相同….。”這談何容易,在現代人強調個人主義,自私自利的世代,如何建立生命共同體,實在不容易,但保羅指示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只要我們肯效法基督,他為愛世人,救贖我們的罪,連自己的生命都犧牲了。若能捨棄自我,效法耶穌的樣式,以他的心為心,就必能彼此同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