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十四章18-19節說:「在這幾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這段經節讓人覺得很困惑,不明白它所指的究竟是什麼?基督徒理當力求上帝的喜悅,服事蒙上帝悅納當然沒問題,可是為何還要被世人所稱許呢?其實保羅並不是提出另一個主題,而是不要我們拘泥於律例、禮儀的小細節,以致在食物或守特殊節日上,互相指責,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公義、和平及聖靈中的喜樂。我們都是基督的寶血所救贖的,蒙受上帝的恩典,在基督裡互為肢體,所以務要追求和睦與彼此建立德行。 一、不蒙上帝喜悅的服事: 使徒行傳九章1-6節描述自認是為上帝熱心事奉的保羅,如何由逼迫殘害信徒到主向他啟示,悔改傳揚耶穌的親身經歷:「掃羅仍然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凶煞的話,去見大祭司,求文書給大馬士革的各會堂,若是找著信奉這道的人,無論男女,都准他捆綁帶到耶路撒冷。掃羅行路,將到大馬士革,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來!進城去,你所當做的事,必有人告訴你。』這是保羅人生的轉捩點,從此他不單認定主耶穌基督為救主,更將為神所發的熱心,轉移投向傳福音的工作,他在腓立比書三章4-8節中親自述說這種改變:「其實,我也可以靠肉體;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原本以真以色列人、第八天受割禮、是法利賽人、律法的義都遵守為自豪的保羅,遇見主之後反視這些如糞土,只以認識基督耶穌為至寶。 「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裏抬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家裏抬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 神的約櫃。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 神的約櫃旁。」(撒下六:1-7)上帝為何發怒擊殺烏撒?那是因為他們全然未遵照上帝規定的方法搬運-只有祭司才能觸摸約櫃,並且是利未族的哥轄子孫抬約櫃,而不是用牛車來運送。服事是要照上帝所喜悅的來成就祂的計劃。 原本行上帝看為正的事,蒙上帝祝福的烏西雅王,在戰勝敵人,國家強盛,聲名遠播之後就心高氣傲,歷代志下廿六章16-21節說:「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 神,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祭司亞撒利雅率領耶和華勇敢的祭司八十人,跟隨他進去。他們就阻擋烏西雅王,對他說:『烏西雅啊,給耶和華燒香不是你的事,乃是亞倫子孫承接聖職祭司的事。你出聖殿吧!因為你犯了罪。你行這事,耶和華 神必不使你得榮耀。』烏西雅就發怒,手拿香爐要燒香。他向祭司發怒的時候,在耶和華殿中香壇旁眾祭司面前,額上忽然發出大痲瘋。大祭司亞撒利雅和眾祭司觀看,見他額上發出大痲瘋,就催他出殿;他自己也急速出去,因為耶和華降災與他。烏西雅王長大痲瘋直到死日,因此住在別的宮裏,與耶和華的殿隔絕。他兒子約坦管理家事,治理國民。」其實他既是王應恪守分際,治理國事,不應擅自取代祭司的職位在壇上燒香,結果不但長了大痲瘋,也喪失王位,直到死為止。人的熱心若不合於上帝的旨意,一樣不能得到祂的歡心。 二、上帝所喜悅: 耶穌在受約翰的洗之後聖靈降臨,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馬太3:17)。同樣祂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在山上時,耶穌的形像變得像太陽一樣明亮,衣服像光一樣潔白,也有聲音從雲中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馬太17:5)。耶穌為何蒙上帝所喜愛?人要如何才能讓上帝歡喜?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全遵行上帝的旨意。耶穌在約翰福音四章34節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約翰福音五章30節也說:「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耶穌是完全的順服,以至於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蒙神悅納的服事。 三、得人稱讚: 保羅勸勉我們的服事不單要討上帝的歡喜,更要得人的稱讚,這話令人很驚訝,因信徒不見得被世人稱許,反而常遭排斥、恨惡,如約翰福音十五章18-19節說:「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 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另外在提摩太前書3章7節說:「監督也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恐怕被人毀謗,落在魔鬼的網羅裏。」兩者似乎是互相矛盾,如何並行不悖呢?顯然真實的基督徒並不會討好這世界,這世界恨我們的主,甚至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必然的他們也會恨我們,然而耶穌的忠實信徒必是過著敬虔的生活,有好的品德,充滿仁愛、信實、行為端正,這也是世人不可否認的事實。 忠實的信徒應是被世人所嘉許的,無論品格或行事為人都應被人認同,期待我們每一個都能努力被人肯定,成為上帝的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