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2 題目:上帝的國 講員:陳勝三牧師

張貼者:2011年1月8日 凌晨1:00未知的使用者   [ 未知的使用者 已於 2012年9月7日 晚上8:28 更新 ]
題 目:上帝的國
講 員:陳勝三牧師、講稿整理:許朝嘉弟兄
聖經節:羅馬書14章17節;但以理書5章1-6、17-28節
語音檔下載

    “上帝國”或”天國”一詞是新約福音書中常見且極重要的用語。馬太福音出現55次, 通常用”天國”;馬可有20次;路加46次;較常用”上帝國”;約翰則有五次。相對於福音書,保羅的書信裡提到”上帝的國”僅有16次。不過保羅在他的教導裡,強調要承受”上帝的國”的人,必須潔淨自己的言行,不隨從肉體的情慾,在生活倫理上聖潔,否則是與”上帝的國”無份的。(參照歌林多前書六:9,10,加拉太五:19~21,以弗所五:5)。羅馬書14章17節保羅則在強調基督徒的教會生活所要優先注意的事。
一、上帝國的涵義:
    “上帝國”一詞涵義很廣泛,很難定義。有時這個用語可表示,上帝是所有被造物的掌管者,有時則為上帝應許基督的彌賽亞統治(撒母耳記下七章六節,以賽亞九章6~7)。羅馬書指的則是教會。更重要的認識是,上帝是統治者,天地萬物都在他的掌管下,包括世人的國度,如但以理五章所記,巴比倫曾是大帝國,但上帝卻一夜之間,使國王被殺,帝國由瑪代人和波斯人取代(但以理五:28,30)。
英國出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曾寫說,世界上有過34個主要的文明興起,但都只維持一段時間而已。埃及曾是偉大的文明古國,可是沒落了;希臘和羅馬帝國也是相同的命運;強大的蘇聯也瓦解了。人間的國度不能永存,惟有上帝國才是永恆的。
    法利賽人問耶穌,上帝的國幾時到來,耶穌回答說”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路加17:20,21)。當人的心順福神的權柄,接受他的管理,上帝的國就在人裡面了。這是屬靈的層面,在實際面,則等主再來時,有一個實現的國顯現,凡得勝的基督徒,都可進入與主一同作王。
二、上帝的國不在於言語、吃、喝
    哥林多前書4:20”上帝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柄”。人無法控制口舌,狂妄的放肆批評,論斷,咒詛,或自以為義的定罪別人。耶穌曾批評文士和法利賽人,說道理很好,行為卻不同(馬太23:3)。他們教導人十分之一奉獻,但更重要的”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馬太23:23)。基督徒也有如此的人,滿口屬靈的言語,詩歌讚美,方言禱告等,但更重要的行為是否相稱呢?保羅勸人”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4:1)。否則一切的禮拜,節期,歌聲,祭物,嚴肅會,安息日或禱告等,都不會被神所悅納(以賽亞1:11~15,阿摩司5:21~24)。
三、上帝國所注重的:公義、和平、喜樂
    1、公義
    阿摩司5:24”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我想羅馬書14:17的 “公義”,保羅的意思應不是指,上帝在基督裡赦罪的義,而是公平正義的對待人。我們常嚴苛的待人,挑剔別人,苛責人,卻用另一套標準待己。
    2、和平
    聖經常將公義與和平放在一起。”和平”一詞是”和好,平安,安息”之意。這世界實在缺和平,到處是紛爭,欺凌,傷害。耶穌降世帶來和平。(路加2:14,羅馬5:10,11,以弗所2:13~17,歌羅西1:20~22)
3、聖靈中的喜樂
    不管處境如何,在主裡都要喜樂。保羅雖在獄中,但仍喜樂,且勉人在主裡喜樂(腓4:4)。哥林多後書6:10也說”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7:4”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分外的快樂”。可惜人們常反其道的追求,只在乎吃、喝、穿、住等物質所需,更重要的反而疏忽。很多人只追求自己所喜愛,追求新的東西,但反而放掉傳統老舊的正統信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