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1 題目:拉著他的右手 講員:高惠治老師

張貼者:2010年12月7日 上午8:02未知的使用者   [ 已更新 2010年12月7日 上午8:03 ]

題  目:拉著他的右手
講  員:高惠治老師、講稿整理:張昭仁弟兄
聖經節:使徒行傳3章1~10節
 
    今日是我們一年開始,“一年復始,萬象更新”,有許多新的工作與目標。今天是原住民教會事工日,對於原住民教會,他們都很窮,原住民在過年都會回家,做禮拜,上教堂。我也同樣要求原住民與自己,今年一定至少要完成一件事,比如每天要祈禱與讀經,那麼每天一定要做且做一整年。或是其他的目標,一定要持之以恆,每天要做,持續一整年,比如說奉獻,那麼每個月要堅持,完成的持之以恆,完整一整年。 
    原住民教會很窮,我鼓勵他們對於完成的事,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事持之以恆,一年始終如一,不論奉獻或事奉或讀經都可以。
    在烏來的福山教會,(不到10幾人),我也以此勉勵他們,上星期他們跟我說,他們都有選一件事去做,我以前尚未傳道時,每月都會去福山一、二趟與他們感情甚好,我的母親過逝,他們也組團也獻詩,感謝他們。
    原住民的情形不好,沒有產業,很多人移到平地城市打零工生活。今天的經文中,有一個跛腳的人,家人將他移到教會,彼得為他祈禱,為主讚美。彼得說:「我沒金沒銀,但我將我的所有全部都給你」。
    原住民的目前狀況如跛腳的弱勢團體,需要幫忙協助,台灣山區每一個鄉區間都有一個原住民教會,每個教會都很小,傳道者的生活是一大問題,因為人口外移,留下來都是老人、小孩,因此非常弱勢,傳道者的報酬少的可憐。我每次遊玩都以原住民教會為中心,上上禮拜,我到新竹尖石鄉登山,順便拜訪教會,這些教會都是我們的肢體,我們必須相互連結支援,這些原住民,先天條件不好,只有很不起色的農產品,一年四季只以一些簡單的農作物維生。年輕人因此必須外移,但可惜的是到了都市就不能做禮拜,因為語言不通,到了都市,問題也很多,沒有資本、技術、文憑,如何生存?就如跛腳的人,耶穌的學生彼得帶著跛腳的人說;「“看著我”,我沒金沒銀,但我將給你所有」。就我個人,一生起起落落,有大錢,也失敗過的,我的一生最大的資產是對耶穌的信仰,因為我信耶穌是原住民引介的,我對原住民的事工因而投入。記得有一次原住民傳道打電話給我,說要一部福音車,原住民交通不便,福音車可以協助他們看病交通,雖然我自己沒車,我也答應協助。
    我們到原住民教會服務不能只是一次、二次的,而是長期服務的,我常找教會的醫師去看診,但只有一二次的看診是無濟於事的。或是如教育的事,也不是一次的輔習就可以的,他們的教育程度不好,過去很多老師都是軍中轉任,因此教育很差。醫療資源也差,生病健康也是一個問題,所以生下來各種問題都接踵而來。我碰到一個老傳道者,只有一支眼睛,因為另外一支是小時後在玩受傷,沒有醫療而失明,但他們都很吞忍很樂觀,他們與我們同一信仰。
    我每次到平地教會,都希望平地教會能知道原住民教會的需求,有一次我到山地教會,問傳道者,他的薪水只有一萬五,資源是很缺乏。
    在聖經的描述中,這個跛腳的,到教會中,教友看到他的需求;協助他。我在原住民教會中,深深覺得問題必須從教育開始,幾年前,我帶10幾位原住民小孩到台北讀書,只有教育才能改變他們的一生,但這10幾位原住民成長中,問題也是很多。
    種種問題都要處理,就如同耶穌門徒看到跛腳的,協助他,但問題多多,協助其實是被動的,更主動的是他們要自己站起來。對於這些小朋友來到台北,我的要求是他必須來教會,有收入以後必須回饋社會。每一個都是耶穌的門徒,應該盡力協助弱勢者如跛腳或原住民。
    我剛剛在聽獻詩時,想到如果原住民有能力唱歌者,應培養他成為成功的唱歌者,如紀曉君,我們幫助原住民,可以在每方面的協助,不可能長期救濟他們,而是要協助他們自立。
    彼得說:「我沒金沒銀,我給你我所有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必須去思考這個意義。有時我們到國外傳福音,但台灣原住民有許多原住民教會的問題,仍然無法處理。原住民的問題真的很多,不只山上的就是平地的原住民,問題也是非常嚴重。有一次一位原住民婦女帶小孩要從花蓮到台北馬偕看病,下了火車,計程車載她到淡水的馬偕,車資2000元,將他身上的錢全部拿光,等等的問題。
    這幾年,我到原住民部落,帶朋友到原住民部落住,現在已經有一些民宿產生,司馬庫斯的民宿就是一個例子,司馬庫斯的民宿相當成功。聖經上這個跛腳的得到主耶穌後給他很大的改變,我想我們這些耶穌的門徒,對於弱勢者能協助他們牽他們站起來,需要有很大的愛心,有時候甚至做不到,有時候我們想捐些錢;花一點時間,這比較簡單,但真的要幫忙,並不容易,真的需要很大的耐性與愛心。
    我們要協助別人並不容易。我女兒的同學有一位讀北一女的同學(台大外文系畢業),我們陪她20幾年,她仍然不願信主,她比我聰明,有智識,就是不信,她覺得自己很聰明,就是不信,一碰到問題無法解決就選擇自殺。
    慢慢的將耶穌的愛傳給別人,傳給弱勢者,文山教會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感謝協助參與多多的原住民工作,今日我以一件事來勉勵大家,我們只知顧自己,一年新的開始,立志要做一件事,持之以恆,任何一件事都好,不論是對別人關心,對傳教者關心,對弱勢者關心,持之以恆,以一年為目標,將關懷落實在生活上,這個過程中可能很辛苦,但就是必須持之以恆,努力的完成。
    原住民教會是台灣社會的弱勢者,他們需要很多協助,但也有很美的一面,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懷,對於這個弱勢者,他們與我們是同一信仰,協助他們,他們就會站起來,有很大的改變。
    以上是我短短的分享,一年復始,我們選定一件事,一年之中,將它完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