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生於憂愁、活出喜樂 講 員:陳志聰傳道、講稿整理:李若語姊妹 聖經節:以賽亞61章1~11節;約翰福音16章16~24節 當我們在跟人說「平安」時,不知道自己內心是不是有著滿滿的平安喜樂,還是有著許多煩惱憂愁。人一生中會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煩惱。好像人生怎麼都煩惱不完,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解決我們所煩惱的問題。 在耶穌時代,他的門徒也有著許多煩惱。抓魚時煩惱沒魚可抓。跟隨耶穌的人多的時候,煩惱東西不夠吃。耶穌講比喻時,煩惱聽不懂。當上帝國還沒臨到時,煩惱誰要坐首位。當耶穌跟他們說要離開他們,往天父那去的時候,又說去天父那裡後,又要回來時,煩惱不知道耶穌在說些甚麼。好像有時成為一個基督徒,煩惱不一定會比其他人還要少,這是為什麼?上帝不是會拯救我們嗎?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的煩惱呢? 在舊約時代,先知以賽亞他面對許多不公不義的事。作王的人不守耶和華的律法,旁邊的國家又一天到晚想打猶大。人民漸漸失去敬虔的心,開始拜假神,離開上帝。國內到處是欺騙、詭詐、欺負弱勢的哀嚎聲。當以賽亞生在這個時代裡,他的心裡想必也有許多的憂愁與不安。一方面他愛自己的國家,不希望國家沉淪,成為別國的奴隸。一方面他又愛上帝,期待上帝公義的審判可以臨到自己的國家,教訓那些不聽上帝話的人們。不過,當上帝的靈臨到以賽亞的身上,他卻看見了與現實不同的光景。是一個充滿喜樂公義,人人敬拜上帝,得到上帝的賞賜的異象。當上帝的靈臨到他時,膏抹他且差遣他去傳好消息。以賽亞所宣告的,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即將到來,這是一個以上帝為樂的時代。 那麼,這個時代究竟從何時開始?以賽亞並沒回答這個問題。一直到新約時代,在路加福音4:16-21當耶穌進入會堂時,講論以賽亞所寫的這段預言,所有在會堂的人都注神看著耶穌,時間彷彿停止,因為以賽亞書裡面所寫的,是他們所盼望的。然後,耶穌接續講:「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耶穌正式宣告上帝的國度將要應驗在祂的身上,耶穌要帶來和平與喜樂。然後,耶穌開始傳道,並且收了門徒,成為祂在世間傳福音的幫手。但是,耶穌的門徒們並沒有感受到平安喜樂一直與他們同在。事實上,他們一直過著憂愁的生活。所以,在今天所讀的約翰福音16:17-19裡面,耶穌看出門徒的憂愁。其實門徒的憂愁很好理解。因為他們所理解的基督,是一位帶領千軍萬馬,要為他們向羅馬帝國爭戰,帶領以色列百姓有美好將來的救世主,是基督,是彌賽亞。怎麼耶穌說又要到天父那裡,又要回來呢?還要他們稍等一下,是要等多久呢? 我們常在一些特會或是禮拜裡,聽見講員講:「教會將會復興!」我的學長就曾經問講員說:「大家常常說教會要復興了,那教會復興是甚麼時候會發生呢?」那位講員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耶穌也並沒有說教會會在某年某月的甚麼時候會復興,祂也沒有說在甚麼時候我們煩惱與憂愁會消失。祂直接跟祂的門徒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16:20)甚麼!信耶穌還會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這對門徒,或者是對我們來說,實在不是甚麼好消息。耶穌所講的,不只是講祂將來要上十字架的事。還有講基督徒的價值觀與世界的觀念有衝突的問題,因此跟隨祂的人會憂愁。我們可以從一些社會事件來看。 雲林的天主教若瑟醫院不小心誤聘沒執照的醫生,健保局要罰款五千萬以上,不然就要暫停所有兒童專科門診與兒童急診。這間醫院是是雲林縣內唯一開設全天候兒童科急診的醫院,這是一間以愛持續在賠錢的情形看診的醫院。只要這間醫院按照健保局的公文停止兒童的門診與急診,那會有多少小孩的生命遭受到病痛的威脅。對支持這間醫院的基督徒來講,他們的心情是多麼的不安。當基督徒團結起來,為了賭博合法化的事件在抗議時,在台灣有許多人是以賭博可以振興台灣經濟在看這件事情。 當基督徒為了樂山療養院聚集禱告時,有多少新莊人認為留這間療養院會對他們的地價有不好的影響。當基督徒在為那些被政府強力徵收土地的農民發出聲音時,有多少人是以徵收後會賺大錢的態度在看。在基督徒為了性交易可以從台灣消失努力時,居然有人在提出性交易合法化的法案。當許多人看到有錢就歡喜快樂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是百姓的眼淚,以及被犧牲的道德價值觀。若是我們繼續這樣下去,我們不會快樂。這是因為我們的愛與這個世界的價值觀不同。這也是耶穌上十字架時的心情,所以祂對門徒說,他們將來會憂愁。但是,憂愁會變成喜樂。 耶穌用比喻解釋,就好像一個婦人生小孩一樣。在生產過程中很痛苦,但小孩生出來之後,有著無比的喜樂。這是因為當耶穌被抓,受釘在十字架上時,門徒的希望破滅,因為那位要救以色列的彌賽亞死了。就如同婦人生產的痛一樣,難以形容。但是當門徒們看見耶穌復活之後,所得到的喜樂是無比的大,如同見到新生兒。這是因為門徒看見耶穌,記起過去耶穌曾經說他們是耶穌的朋友,又知道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又聽過耶穌說他們是受揀選的,變會歡喜快樂。相較之下,被迫害的驚惶和不安就不算甚麼了。因為他們知道,上帝所賞賜的恩典是真實的。所以,人一生中會遇到許多憂愁,但是當人與復活的主相遇後,會得到非常大的喜樂,超越之前的憂愁。而且這樣的喜樂是沒有人可以奪去的。 我們今天會聚集在這裡聚會, 是因為120年前張迺鴻長老聽見馬偕博士的講道:「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11:28)他就決志信耶穌,將他過去的勞苦與憂愁放下,用耶穌成為他一生的喜樂,甚至影響了許多人來信耶穌。雖然我不知道他當時是遇到了甚麼樣的困難,但是我知道,若是他沒有進去聽馬偕博士的講道,他永遠不會得到釋放,得到這樣大的喜樂。是甚麼可以改變這位張長老的一生,使他能夠一生為基督作見證?就是他與復活的基督相遇,上帝賞賜聖靈改變了他。當我們在為了教會的土地被徵收的事情在煩惱時,聖靈親自幫助我們渡過這個難關,為我們開一條道路,使我們現在有這個大又美麗禮拜堂可以聚會,使這件事成為我們的喜樂。所以當我們回到聖經,看見耶穌對祂的門徒講:「到那日,你們什麼也就不問我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什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親愛的兄弟姊妹,這是耶穌真實的應許。祂不是只有對門徒說的,也是對我們說的。因為耶穌的應許就是上帝的應許,聖靈的工作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在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我們在痛苦,感覺不到盼望的時候,那個復活的基督就主動與我們相遇。當開始了解到自己的軟弱,是多麼微小時,只好將一切交託給上帝,請祂差遣聖靈來幫助、安慰我,帶我們度過難關。有些時候,所禱告的事情馬上得到上帝的回應,以一種很奇妙的方式解決了。也有一些事情禱告了,並沒有馬上解決。是過了好幾年後才了解上帝當初為什麼要我經歷這種痛苦。當明白的時生了生了,我就得到了極大的喜樂。也許在座的各位也有類似的經驗,或者是你現在遇到極大的痛苦,沒辦法解決。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解決你的憂愁。若是可以,請我們一起來將這些憂愁重擔帶到上帝的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卑微,求上帝差遣聖靈幫助我們。抓住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應許,就是奉祂的名向上帝求,移去我們的憂愁,以從基督來的喜樂代替這個憂愁,使我們有更豐盛的生命,活出更加喜樂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