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上帝的審判座前 講 員:陳勝三牧師、講稿整理:張昭仁弟兄 聖經節:羅馬書14章10~12節;約伯記34章10~12節 羅馬書14章開始時,保羅說信徒間不要互相批評,對於信心較弱者,信徒要接納與扶持,14章談的都是這一些,信徒 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因為上帝也包容其他人(3節)。日常中,信徒間常聽到相互批評,但這是不對的,上帝是所有人的主,是為所有人而死,因此人要互相包容接納,聖經中說我們因信主,如同兄弟姊妹(10節),既是兄弟姊妹,就不要互相批評,而要互相包容。1977年,我在英國讀書,英國教會在退化中,我們這些來自新興國家,而教會又在興盛階段國家的學生都很納悶,有一次一個老師出的題目是「如何維持教會5年後仍有相同數量的教徒?」這個議題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英國教會在落沒,因此不同教派相互結合,結合的非常好,牧者輪流由不同教派派任,這在台灣可能無法達成,因為互相教派都分得很清楚。保羅說:我們不是審判人,而是被審判的,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要被審判的,因此保羅說信徒要互相接納、包容,這是14章的重點。其實,每個人每個時間點都在判斷,但這些日常的判斷並非保羅所關切的,保羅關切的是與信徒相關的,與聖靈的相關,信徒要互相接受、包容。許多人自己都偏頗的、不公正的、對人有許多批評,還自以為是,偏者仍自以為公正。昨日我看了一則新聞,10年前德州有一個人被判死刑,最近再重新審視證據時,才發現判錯了。這就是人類的社會,人類判斷常居於自己的認定,但這個認定常常錯了,因此不要太自以為是。 就如保羅說的,我們每個人有一天都要在上帝面前被審判,聖經中說以色列周圍的國家不對,但最後也說以色列也不對,也就是說每個人最終都要被上帝審判。保羅要說的是,有一天每個人要站在上帝面前,告訴上帝自己做了什麼,不管你是信心堅定否?你是批評者?先知以賽亞說要在上帝面前,啟示錄(20:11~15)的白色寶座中說,有一日,不管死與活者,都要在上帝面前被公正審判。上帝不會像人一樣不公正,上帝是信實、公義、公理、公正的(伯8:3; 34:12)。上帝的寶座是以公理與公義做基礎,不偏不失的審判。上帝在判斷人,不像人在判斷,一再錯判,上帝知道人的足踪,視察人的心意、人的心思意念,上帝知道人的一切,再以公義來審判(耶利米11:20; 17:10),在上帝前,我們要陳明什麼: (一)我們講的話,上帝會依你的話去審判,因此我們講話要依真實來說,而不能亂說。先知說:上帝在聽,而且會記得清楚,因此話要注意(馬太12:36.37) (二)交待我們所有的才能/財富:路加16:1~12,不義的管家,因對主人所託付的不忠心,被解職。主人交辦的事,奴僕是否有盡忠?上帝交給每個人不同才能,但每個人是否有全力發揮才能?人向上帝領受才能,就要全力應用才能、發揮,並將成果依比例奉還上帝。上帝賞賜我們時間,這些時間是否除了關切自己外,仍然將時間服侍給弱勢者與上帝的時間。保羅說,有一天上帝給我們的這些不論時間才能、財富,我們都要交待清楚。1960年代,有一種藥讓人容易入睡,但這種藥不能進入美國,因為美國聯邦檢驗員(FDA)發現有問題,(後來在歐洲造成許多小孩肢障者),這個FDA檢驗員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他不願讓步,他為美國新生嬰兒保障,最後甘乃迪總統頒發最高人文獎給這個小職員。這就是一個例子:我們是否完全盡忠,努力的將上帝所賜的才能全力發揮,堅守職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