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1 題目:邁向新加倍 講員:李含盛牧師

張貼者:2010年12月10日 凌晨1:34未知的使用者   [ 已更新 2010年12月10日 凌晨1:35 ]
題  目:邁向新加倍
講  員:李含盛牧師、講稿整理:張昭仁弟兄
聖經節:使徒行傳2章37~47節

    今早廖長老帶我們唱詩,剛剛我聽到少契用台語獻詩,這很不容易,台語快要不見了。文山教會少契仍然可用台語獻詩。
(一)今日要思考的是邁向新倍加,教會要倍加,是要回應耶穌的福音,耶穌要信徒去傳福音,使人們得救,耶穌要我們從身邊展開福音傳道。1954年「設教百週年」的教會倍增計畫,當時是為了感謝福音來台100年,設教百週年教會倍增運動,從總會、中會到信徒,同心協力做信徒倍增運動,當時信徒從5萬多人到10萬多人,教會從2千多到4千多間,於1965感恩禮拜時獻100週年倍增的成果,就像彼得說的,這是主所傳授的福音,我們加以傳播,讓更多世人得救。
(二)由於上帝感動使得信徒心思意念改變重頭生,人信主後,要重新生活。倍增運動並不是長老教會特別的,聖經中有許多倍加信徒的運動。初代教會,從125人倍增到三千人,基本上是25倍,這種成長是很奇妙,這些人在聽完彼得傳道後問:「我們該做什麼?」。我們傳道,大部分時間,說完,聽完就沒有行動。初代教會,信徒聽完傳道後就會有所行動,改變生命,重頭生,我講一個小故事,有個大學,三個學生考試遲到,理由是因為車子爆胎,教授下星期補考,學生在努力一星期,補考時教授只問一個問題:「輪胎在哪裡破?」結果三個學生都寫了不同的地方,學生睡過頭了就用騙的。現在社會“騙很大”,可以騙就騙,這個社會都在騙,因此我們要改變活命的方式,就像初代基督徒改變生命的方向,歸向基督讓罪得到赦免,讓罪得以過去,重新生活。 
(三)傳播上帝福音,教會談的是耶穌犧牲自己,將上帝帶到人的中間,有個小故事,有個貿易商李小姐,在學生時代,有人在分聖經,她得到一本在家讀,很高興,心內從讀經得到許多感動,因為主為人的罪而死。在經營生意時,她還在發福音傳單,有一次她要去做禮拜,遇到一對母女,這個媽媽原本是教徒,但後來離開,李小姐傳福音將此母子及其丈夫都找回教會。
    彼得在五旬節傳道:你們要救自己,離開邪的世代,各位,今日不是邪的世代嗎?彼得與3000信徒一起撕餅,在宣道大會上,以舊約先知約珥的說詞,以及大衛王為例傳佈耶穌死而重生,聖靈降臨的意義,聖靈降臨與耶穌再生是基督徒的核心思想。因著彼得的講道,許多聽到他話語的人“覺得扎心”(37節),就問:“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彼得立刻回答說:“你們要悔改,以坦誠的委身將自己交給這位主耶穌基督,你們就必蒙赦免、也必領受所賜的聖靈”(38-40節)。大約有三千人信主,並藉著洗禮、願意更多認識主、與其他神子民的相交,來表明他們屬於主耶穌(41-47節)。
    信徒倍增是說各自找自己的朋友來到主的前面,受到教義的影響,受到聖靈的感動,因此教會就是要建立靈性的教會,來宣揚上帝的福音,使得信徒倍增。
    過去大的佈道會效果已經有限,因此信徒一對一的傳道是很好的方式,每個教徒找他的朋友來教會,一次又一次的邀請朋友上教會,結果成效很好,有機會就邀你的朋友參加活動,讓他了解教會的活動及意義。
    什麼叫做新倍加運動?在56年前(1954)的運動是舊倍加運動,新倍加運動是2008年開始,推展1+1的運動,這個運動在南部已經很熱烈的進行,台灣教會希望倍增信徒。
    我來說一個見證,一個信徒叫吳秀蘭,從一張小小的信徒紙改變生命,她過去為人際關係失敗而痛苦,而這個信徒紙上寫的“要超越自己的失敗,要超越別人的誤會,不要被挫折打敗”,她深深的受到鼓勵而信主,上帝救人有各種不同方式。
    2015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150週年,但願2015的教會倍增運動能够成功。最後我們一起來禱告感謝。
    全能的上帝,我們感謝你,願主協助我們去帶領週邊朋友,使這些朋友能得到福音,認識基督死而復生的意義,願他們能夠來到教會,認識耶穌,生命得以重頭生,禱告奉主之名,阿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