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行在這條路
講 員:陳佩儀牧師、講稿整理:陳佩儀牧師 聖經節:路加福音4章16~22節 耶穌所讀的是以賽亞書61:1-2、58:6。這些話是預言彌賽亞將服事遭困窘之人:貧窮的、被擄的、瞎眼的和那受壓制的人。耶穌把這些話應用在自己身上,證明那伴隨著他受洗時天上的聲音而來的使命感是很強烈(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耶穌深知自己的使命,是要將好消息帶給世上困苦的人。耶穌走入不同的處境,耶穌自己成為「道路」,用祂的血,用祂的身體,走入人最深的黑暗,帶給人生命的光、生命的尊嚴、被愛的身份。特別是那些被「遺忘」的人。
一、「看見」被「遺忘」的人 什麼人是被「遺忘」的人?聖經上所講的「貧窮的、被擄的、瞎眼的和那受壓制的人」是被「遺忘」的人。有一次,團契的專講邀請服務「街友」的工作人員來分享,其中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在暑期的大學生實習中,他請一個實習生穿的破破爛爛的,出去,就是去走路。當這個實習學生開始走出去時,有人閃避他,有人露出嫌惡、鄙視的表情。他只是穿著破爛,還不是一個真正的街友,但是在大家的眼光中,他感到羞愧、難過、無地自容。這樣的眼光,正是街友每天面對的生活。這樣的眼光,讓他們被遺忘,他們也是一個「人」。 被遺忘的狀態,有時是心境上的被遺忘。(孤單、忽略、被遺棄、被否定…) 沒有被看見的感覺是很「痛」的。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被看見」,為了被看見,用盡各種不同的方式去「討」。在我自己的經驗中,常常有一個畫面,讓我有很深刻的「痛」。我的家庭有七個小孩,六個女生,一個男生。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要生男孩來傳宗接代的想法。我是七個孩子中的第四個。媽媽生到我的時候,所有的產前徵狀看起來都像是懷了一個男嬰,但是出生的時候,我是一個女嬰。長大後,突然能夠體會媽媽的失望,生了四個女兒,卻等不到一個男孩的失望。我是在一個「生不對」的性別中長大。我常常感受到我是一個自己長大的小孩。長大後,一個記憶中的畫面出現,我以前沒多想什麼,但後來發現,這個畫面讓我看見被忽略的痛 — 差不多在我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工作回來,我那剛會走路的弟弟跑去給爸爸抱,爸爸看著他,展開雙手,笑著擁抱他!我以前的理解是,這是一個很歡樂的家庭啊!直到後來,在自己的傷痛經驗中,我循著「痛」的路徑,連結了我在畫面中旁觀的孤單 -- 在畫面中,我在哪裡?想到這,開始有心酸的感覺 – 其實,我也很渴望這樣的擁抱!我也盼望爸爸以這樣溫柔的眼光看我!我試著努力做很多的事情,讀好書,做好家事,拿獎狀,原來,我很努力的過我的人生是為了一個「看見」-- 一個「疼惜我的眼光」。 可能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被遺忘」的經驗,沒有被好好的「看著」。也許有時候,內心有很深的傷痛,想要離開心靈貧窮、心靈瞎眼、心靈壓抑的處境。但是,耶穌基督沒有要我們否定這樣的處境,相反的卻是透過這種處境讓我們經歷被疼惜與平安,經歷祂以愛的眼光看我們,如同上帝對耶穌講:「你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耶穌將祂被疼惜的經驗,帶到每一個「被遺忘」的人當中。耶穌基督用祂的血跟身體成為一條路,走入我們的生命中,耶穌基督也邀請我們在至深的軟弱中,走向祂!耶穌用祂的眼光認真看待每一個人,耶穌基督也展開雙手,擁抱我們,成為我們的倚靠! 這是祂的使命,在讀經文的過程中,這些事已經應驗!! 二、這事已經應驗,就在今天 耶穌把書卷捲起來,眾人預備好,滿心期待祂將要講的道。耶穌說:「今天你們所聽見的這段經文已經應驗了」。他們剛才聽到的事,正在應驗中。不是在未來、可能的某一天,而是在每一個「今天」。 耶穌當代的人並不懷疑上帝的國會在哪一天臨到,他們始終等候著他們期待中的彌賽亞。我們也許也沒有懷疑我們的信仰,只是想著,有一天,上帝的作為一定會臨到我身上。腦海中是自己計畫的時間表,將耶穌放在「未來的某一天」,獨獨不在「今天」。 耶穌的教導是—上帝「現在正在」行動,進行祂自己的工作。「不是在未來的世代,而是在現在,罪惡俘虜人的權勢要被打破,與神的交通要被建立,神的旨意要被完成。」眾人稀奇,對他所說那「動人的話」有深刻的印象,也感到真驚奇,但,還是停留在奇怪,這個人不是木匠約瑟的孩子…。是好奇,但不是「相信」。耶穌的救恩已經應驗,是現在,是今天。 這是信心、是盼望。讓我們不輕易放棄自己、放棄身邊的人。不輕看每一個「今天」所遇到的事。每一個今天,都引導著我們走在生命的道路。當我感受到孤單、空虛的時候,我讓自己在靜默中,經驗內心的驚慌,因為驚慌中有一條醫治的道路 – 在內心「被遺忘」的孤單、失望中,我與耶穌基督的愛相遇,我祈求耶穌陪著我去經驗這個痛,在這當中,常常有奇妙的事發生--當我去體會這個「痛」,我的生命也在這中間一次一次的經歷「復活」。 今天是大專紀念主日,用這段經文,分享大專服事的歷程,分享行在這條路中的體會。在路中,發生很多的故事。有我自己的故事,也有學生的故事。生命真的是彼此照見彼此。若眼前是一個真誠的生命,也必牽引出真誠的力量。行在這條路,我總是感謝神,這些軟弱(貧窮的、被擄的、瞎眼的和那受壓制的人)可以真誠的被表達出來。這些不是垃圾,卻是一個個的生命。我常在想,我憑什麼可以參與在這麼深沉的生命中,在長青,我體會到許多「不可思議的恩典」。每一個生命的困境中,都有「得釋放、得自由、得光明」的力量,也能夠向別人見證生命中的耶穌基督。在這條路中,我相信每一個「今天的神蹟」。每一天上帝都在做工,即便是黑暗處,上帝仍在。「信就必得著」,凡相信的人,這事就已經應驗。 當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這段經文是一個宣告、是事實,應許在每一天。在大專的事工中,這段經文是一確信、是恩典,引導每一個青年人的生命,肯定今天,也放心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