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熱心服事
講 員:陳勝三牧師、講稿整理:張昭仁弟兄 聖經節:羅馬書12章11節;箴言6章6〜11節 生命中的熱誠,使人充滿活力與勇氣,意志堅定,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可是當這生命的火花消逝時,人就沮喪黯淡,軟弱無力。 曾有一個牧師,他到邊疆的地方傳道,當地有一位牧民叫菲力,個性凶暴蠻橫無理,他時常持槍出入,沒有人敢親近他。牧師向他傳福音,他怒眼相向,甚至舉槍說要射殺牧師。有一天他病倒了,沒人敢親近他,但牧師前來安慰並給他醫藥,他很受感動。牧師問他“你為什麼槍不離身,怒目對人呢?”,他說“從前就很凶暴,且殺過人,所以怕人報復,也怕人接近。”,牧師向他傳福音,他就領受了,生命完全的改變,對人和顏悅色,進出也不再帶槍了。村民都很敬佩牧師。一天,牧師和幾位好友去打獵,不巧牧師的槍枝走火,竟打死了好友警長,他懊悔極了。雖然在法律上沒被判罪,但他自己很灰心,憎恨自己,從此終日躲在家中不願見人,當然沒心於傳福音工作。從前被他感化的菲力前來勸他,他完全不理。有一天菲力再次腰裡配槍,惡狠狠的走進來,牧師望著他說“菲力,你不是說過此後不再配槍,也無須持槍,也不用再凶狠對人了嗎?” 菲力說“你所傳的上帝,即不能感化你,拯救你,又怎能感化我,拯救我呢?現在我要回復我的原樣,你的上帝回給你吧。”這牧師恍然大悟,他生活的熱火重新燃起,再繼續拯救靈魂的工作。可見生命的熱誠是極為重要的。保羅在羅馬書12:11說到服事主要充滿熱心,也就是要:(1)殷勤不能懶惰 (2)心裡火熱 (3)持久不灰心。
一、殷勤: 箴言6:6~11勉人觀看螞蟻,得智慧知道要殷勤工作,免得貧窮。事實上努力工作是學業、事業、技藝上的成功或達成目標不可或缺的要素。19世紀西班牙的小提琴家薩拉沙泰成名後,被讚譽為“天才”。但他聽了這句稱讚時,卻無奈的說:“這話從何說起呢?我每天練琴十小時,練了十三年,人們卻說我是天才?”這位小提琴家天賦就是高人一等,但若不廢寢忘食的勤練,是不可能成名的。愛迪生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一分機運”。 基督徒在事奉主的工作上,是否也如此的殷勤裝備自己(如讀經、禱告、聚會),充實知識、技能…等,隨時準備為主所使用(提摩太後書二:21) 二、心裡火熱: 原文是“靈裡火熱”,甚至有人譯為:在聖靈裡熱心。沒有火熱的心就沒動力。曾有一位患風濕病重的老太太,雖不良於行,但每主日卻仍拄著柺杖參加聚會,一位驚訝的年青人問她:“妳怎麼來的?”她說:“我的心來了,我的腳也就跟著來了”。我們是否有被上帝的愛、上帝的靈激發我們熱心事奉的心呢? 熱心也要對,所以說要在聖靈裡火熱,也就是要在上帝的旨意下熱心,否則可能產生不好的結果,如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黨,中國紅衛兵的文化大革命。 保羅也曾殘害信耶穌的人,但他卻自以為上帝大發熱心。 三、不灰心: 熱心服事主是要恆久的,不是五分熱度。服事主是正確的事,是基督徒理所當然該做的,所以不管有任何的挫折,攔阻或困難,我們都理應勇往直前,不計代價的去從事。保羅勸勉人做對的事,不要喪志,不要灰心(加拉太6:9, 帖後三:13)。就以我們課輔班為例,剛開始許多學生學習不良,一次一次不灰心,不放棄,現在這些學生好多了。 前不久,大學生被批“上課啃雞腿”,甚至說“吃飽等死”等評語,這是以偏蓋全或普世價值的年輕人思考,到底人生目標為何?2005年Oregon州有一對雙胞胎兄弟Alex與 Brett Harris,向當代年青人挑戰;“不要虛渡人生”。為了吸引人的注意,他們甚至將反叛(rebellion)與革命(revolution)二字合併,創出一個新字,叫“rebelution”。也就是要顛覆時下的流行文化,致力於正確的價值觀。Harris兄弟向年青人訴求:胸懷大志,成為領袖,改變世界。 耶穌降世,為要服事人,並且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十:45),祂留給我們美好的榜樣,也期望我們同樣的去服事人。馬太25:31~46,綿羊與山羊的比喻裡,我們看到其實服事人就是服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