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愛的具體行動
講 員:陳勝三牧師、講稿整理:李若語姊妹 聖經節:羅馬書12章9~13節 幾十年前美國的一位學者Harvey Cox 著作一本”The Secular City”(世俗之城) ,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書中把人類歷史上的社會結構分為:部落社會、鄉鎮及技術化都市三個階段。我們今日正處於第三個時期,即人口集中於都市。部落時期是指原始的群體生活形態,沒有私有,整個部落的人共享、分擔一切責任,也共享資源;鄉村時期是彼此熟識,也會相互協助,如婚喪喜慶、收成等;在高度技術化的都市生活則因機械化而喪失了這些溫情,人成為單調的個體,只有利害關係,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因此孤單乏味。
世界目前人口數超過千萬的大城市有十個以上,如東京、首爾、北京、上海、印度的孟買及加爾各達、印尼的雅加達,以及紐約、墨西哥市、巴西的里約與聖保羅......等,這種人口集中都市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基督徒面對這種世俗化的影響,如何活出上帝所喜悅的生活呢?保羅寫信給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羅馬的信徒,勸勉他們要真誠愛人,愛弟兄如自己的家人,互相幫助,同心協力,同甘共苦......。 一、愛弟兄如家人: 希臘人用四種不同的字來表達愛:agape(聖潔之愛)、philia (朋友之愛)、storge(親情之愛)、eros(情慾之愛)。"eros"這個字在新約中從未出現過,其他三個字都出現於羅馬書12章9、10節。第9節說:「愛人不可虛假」即在表達基督徒要用上帝的agape來真實愛人;第10節則說:「愛弟兄,要彼此親熱」弟兄相愛要像storge的愛一樣,熱誠如同家中的親人。 以弗所書二章19節說:「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神家裏的人了。」信徒是上帝家裡的人,上帝的家就是教會,提摩太前書三章15節亦提到:「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即是同一家人,理當相愛相扶持如同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一樣。 二、彼此敬重: 教會的合一與彼此同心是極為重要的,耶穌即將離世時特別向上帝祈求保守門徒合而為一:「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約17:11)、「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約17:21)以弗所四章2-3節也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教會生活中很多無法合一,沒有同心,乃是出於人常只想到自己,不願意去欣賞別人,反而輕看或嫉妒人。保羅在羅馬書12章第3節中就勉勵人:「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接著16節也說:「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腓立比書二章3節更說到:「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照人的本性這些不可能的,但若有真愛則是毫無疑問的。 三、供給需要者: 幫助窮乏者是聖經中常見的吩咐,如申命記15章7-11節說:「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無論哪一座城裏,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總要向他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你要謹慎,不可心裏起惡念,說:『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你便惡眼看你窮乏的弟兄,甚麼都不給他,以致他因你求告耶和華,罪便歸於你了。你總要給他,給他的時候心裏不可愁煩;因耶和華─你的 神必在你這一切所行的,並你手裏所辦的事上,賜福與你。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所以我吩咐你說:『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善待客旅,接待出遠門者更是重要,聖經告訴我們:「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提前三:2)、「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來13:2) 上帝的話告訴我們,應該幫助需要的人,補足他們所欠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艾森豪出任盟軍統帥。有一個大雪紛飛,氣溫很低的日子,艾森豪驅車趕往總部開會。車子一路奔馳,忽然,艾森豪看到一對法國老夫婦坐在馬路旁飲泣,遂前去瞭解詳情。原來這對老夫婦正準備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兒子,因為車子拋錨,不知如何是好。司機勸阻想要上前幫忙的艾森豪說:「我們得趕回總部開會……。」但艾森豪不以為然地立即請他們上車,不顧正要召開的會議,繞道去了一趟巴黎。根據日後的情報得知,就在這一天,幾個納粹狙擊手埋伏在艾森豪平常所走的那條路上,準備暗殺他,沒想到他卻改道,艾森豪的一念之善使自己躲過了一劫。 我們當然不是為了獲得什麼回報才去幫助別人,然因著保羅所告訴我們的-在上帝的家裡,所有的信徒都應該要互相幫助、彼此相愛。 信心與愛心需要有實際的行動,聖經告訴我們:「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你那裏若有現成的,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箴3:27-28)、「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2:14-16) 約翰壹書三章:17-18節亦同樣地說:「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在教會中生活的我們,應該要有彼此相愛的心,不僅僅侷限於教會,更應擴及與我們接觸的所有人群。 上帝的子民,除了在上帝愛的國度裡享受著祂的愛之外,更應記住約翰福音書1章12所說的:「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既都是上帝的兒女,就應像親人般,彼此相愛。期待人人都能彼此相愛,像親人般互相幫助,建立上帝所喜悅的家,歸榮耀於祂的聖名。 |